近来,上海童装市场格局陡然发生变化。英国BBC旗下的婴童装品牌“天线宝宝”开设了上海家专柜,“汉堡王”麦当劳推出的“Mickids”童装也接踵上市,这让原本就充斥着各种品牌的童装市场竞争格外激烈。 资料显示,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有3亿多,而我国的童装年产量只有不到6亿件。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童装市场将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发展空间巨大。业内人士认为,本土品牌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市场拓展。 首先,瞄准童装产销结构中的空白点进行“专攻”。 据专家分析,结构布局不合理是我国童装市场多年来的老问题。其中,幼童服、小童服居多,婴儿服、中童服、大童服偏少,尤其是大童服装断档严重。 其次,创建不同层次的品牌,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要。 据北京童装市场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童装品牌都集中在中,而低价位的童装不具有品牌优势甚至没有品牌。童装价格普遍存在价格偏高的趋势,每件价格100元至200元的童装占29%,200元以上的也占到近6%。 再次,本土品牌在品牌推广上意识薄弱,亟待突破。 2004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本来是本土品牌进行推广的良机,但博览会现场占尽眼球的多为外来或合资品牌。纵观米奇妙、史努比等国际品牌,它们都有相应的动画片播映,或者有相应的小册子、玩具售送,这些卡通形象在儿童中均有很高的知名度。本土品牌应在品牌推广时注重加深卡通形象、色彩在儿童心中的印象。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