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适
近日,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顾册村的一块刻有楷书体文字的残石,经契丹文字女真文字专家乌拉熙春教授鉴定,是一块契丹小字的墓志盖,据残存文字推断,应属距今800多年的一座金代契丹人墓葬,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契丹文字石刻。
公元938年,北京(蓟城)成为契丹人建立的辽朝的五京之一。因蓟位于其所辖疆域的南部,遂称南京,亦称燕京、大都。一个多世纪以后,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辽金两朝建都北京近三百年之久,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虽有为数众多的辽金文物出土,但一直没有发现契丹文字的遗物。顾册村石刻的出现改写了北京地区无契丹文字出土的历史,对于北京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契丹小字墓志盖的发现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房山修建京周公路,辟开路基旁高坡时,展露出两座石棺墓,一座在北、一座在南,两棺距离只有几米,均为坐东朝西。石棺尺寸并不大,长约1.2至1.3米,高约1米,宽约0.5米,均为青石材。顾册村村民对其印象很深,几十年来村民们经常从它旁边经过,但却没人太理会它。直到2006年9月12日,房山区区委关向东先生在南面石棺里面右下角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残石,当时部分裸露在外,用手一扒就出来了。石头上有字,又不类汉字,考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遂交村委会保存。2009年6月3日,经房山政协文史办杨亦武先生联系,笔者与石刻发现者关向东先生等一行四人驱车前往顾册村,在顾册村委会办公楼里看到了这块残石。
残石呈不规则形,左宽右窄,中部残存六个字,组成两个单词;右部残存五个字,分属两个单词。残存文字刻于一平面上;中部文字左边17厘米处为一斜面,当是盝顶型墓志盖的边缘。墓志盖的尺寸如下:
直边长:36.5cm;上部不规则边长:约57.0cm;下部不规则边长(为三段):10.5cm、13.0cm、30.0cm。直边厚度:70cm;直边距石面17.0cm间为一斜面,不规则边厚度均为11.3cm。
尽管残存字数不多,但经乌拉熙春教授鉴定,位于墓志盖中部的组3个契丹小字组成的单词是带有与位格后缀的“墓”;第二组3个契丹小字组成的单词是“刻”的动名词形式,合之即“墓志”。在此二单词上方还有一个仅残存末尾笔画的契丹小字,推定是属格后缀“的”,亦即某人“的墓志”。位于墓志盖右部的个单词只残存一个半字,推定是表示“国”的单词;下方4个契丹小字组成带有复数后缀的“审密”一词。审密,是辽朝外戚五个氏族(乙室已氏、拔里氏、迭剌氏、乌隗氏、楮特氏)的统称,《金史》则将其改换音译字面为“石抹”。迄今为止发现的契丹文字资料中,只出现过带有属格后缀的“审密”一词,带有复数后缀的形式是出现。并且,辽朝时代的契丹文墓志,无论是志盖还是志题,都未曾出现过“审密”。这是因为辽代契丹人并不以“审密”作为姓氏;而《金史》的“石抹”皆用作契丹人的姓氏。由此推测,本墓志盖所记载的墓主,很有可能是金代的契丹人,而且是辽朝外戚的后裔。契丹人有死后归葬氏族原居地的习俗,金代契丹人墓葬现身房山区,表明该地区曾是辽朝外戚五氏族之一的本帐所在地。据乌拉熙春教授考证,乙室已氏本帐在今辽宁省义县;拔里氏本帐在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乌隗氏本帐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楮特氏本帐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迭剌乃奚人姓氏,奚人原居契丹西方,分为六部,奚王勃鲁恩帐在河北省平泉县。由此推测,本墓志盖出土地房山区,有可能是奚人某一部的本帐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