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龙虾的环境问题
三、环境问题
引起龙虾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水体稳定是预防发病的核心,龙虾池塘水草多,早晚PH值变化较大,气泡病发病率较高,后期易细的菌感染。
2、长期PH值高,吃食差,导致龙虾体质差,也是影响后期发病的因素。
3、阴雨天多,池塘底部易缺氧,致病菌繁殖速度快,所以建议定期使用生态消的毒剂。
4、合理控制密度,降低风险,减少发病率。




淡水小龙虾的栖息环境
淡水小龙虾喜荫怕光,常栖息于沟渠、坑塘、湖泊、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营地栖生活,具有较强的掘穴能力,亦能在河岸、沟边、沼泽,借助螯足和尾扇,造洞穴,栖居繁殖,当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小龙虾养殖公司,通常抱住水体中的水草或悬浮物,呈“睡眠”状。受到惊吓或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于洞穴中,具有昼夜垂直运动现象。受惊或遇敌时迅速向后,龙虾养殖,弹跳躲避。螯虾离水后,保持湿润还能生活7~10d。螯虾白天潜于洞穴中,小龙虾养殖专家,傍晚或夜间出洞觅食、寻偶。非产卵期一个穴中通常仅有1只虾,产卵季节大多雌雄成对同穴,偶尔也有一雄两雌处在一个洞穴的现象出现。螯虾性喜斗,似河蟹具有较强的领域行为。1.环境要求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各种水体都能生存,无论是湖泊、河流、池塘、河沟、水田均能生存(Oliveira.J,和A.Fabiao,1998),有些个体甚至可以忍受长达4个月的干旱环境。




三、适时捕捞成虾、大规格幼虾,调整仔虾密度 开食后15天~20天,为了防止成虾与仔幼虾争饵料和地盘,防止成虾吞食仔幼虾,要把雄性成虾、没有抱籽的雌性成虾、大规格幼虾捕出,为仔虾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方法采取地笼捕捞,选择网眼较大,不卡幼虾的地笼进行捕捞。捕出的成虾若有抱卵或抱籽的先剔除放回原池,再处理其他虾,如果池塘中的仔虾密度过大,可以用密眼地笼捕出部分仔虾,另池养殖或出售。 四、投放水草或隐蔽物 小龙虾池塘中,越冬防冻用的干草及冻死的水花生等,为防止水温升高后腐烂坏水,在开春后应捞出,有条件的应补充新鲜水草,这样既可作为小龙虾饵料,又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场所。如果没有新鲜水草,可向池塘中投放一定量已经消毒后的人工隐蔽物,如毛竹筒、枯意杨叶、梧桐叶等。 五、泼洒生石灰 开食后1周,上午10点左右,每亩1米水深池塘用10千克生石灰,兑水化开全池泼洒,一方面消毒水体,清除小龙虾体表的附着物,加速水体中有机物分解,促进肥水;另一方面,增加水体中钙含量,家庭龙虾养殖,便于小龙虾吸收,为以后小龙虾蜕壳作准备。水温15℃以下每月泼洒1次生石灰,15℃以上每半月泼洒1次。 六、泼洒光合细的菌 生石灰泼洒1周后,选晴天中午按每亩使用光合细的菌冻干粉0.5千克,加适量塘水,搅拌后放船舱或其他容器内曝晒1小时~2小时活化,再兑水全池泼洒,建立藻菌相平衡体系,稳定水质。 七、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逻一次,检查虾的摄食情况、虾的活动情况、水质、池塘是否渗漏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小龙虾养殖专家-龙虾养殖-武汉农科大龙虾养殖由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小龙虾养殖专家-龙虾养殖-武汉农科大龙虾养殖是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www.xlx668.com)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