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全球能源的短缺,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高效节能已成为照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行业普遍认为节能灯的市场空间巨大,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今年对节能灯企业而言,各种不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渐入佳境的节能灯企业负担有何变化?如何从容应对?如何化解压力?如何平稳破局?都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现状背景
利好信息不断
节能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目前国内的节能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数千家之多。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节能灯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福建以及广东。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节能灯企业比较分散,以中山、佛山、惠州、深圳为主。其中,中山的节能灯大户有小器鬼、欧普、澳克士等;佛山有佛照,惠州有TCL照明、雷士等,深圳有业电照明等。相对于浙江、上海和福建的节能灯企业来说,珠江三角洲的节能灯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但据权威部门统计数字显示,1996年至今,节能灯产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前些年,节能灯领域因为有利可图,准入门槛偏低,曾一度是混乱无序的代名词,老百姓甚至摆脱不了对其“省电不省钱”的偏见看法。2007年11月23日,国家批准了新的节能减排政策,节能立时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伴随政策的推广,消费者对节能灯了解越来越多,加之行业的发展进步,诸多不利因素开始纷纷让路。特别是今年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节能灯似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春天,佛照、欧普、阳光等一批企业的脱颖而出,更是给行业鼓足了干劲。前些日子,国家发改委又宣布,自2008年7月1日起,将全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级电网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这仿佛又给节能灯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