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
就过去的一年(2009年)国内叉车销售状况,张秘书长表示: “虽然2009年最后一个的销售报表目前我还没有得到,但通过CITA的数据(前11个月)可以估计去年内销大概在11.3万台左右,比2008年略有增长。但因为国家在去年采取了政策性的投资来刺激经济,由于叉车的销售比其他行业有滞后,因此,(叉车)销售反弹性增长实际是从去年6月份才开始的。当然,这个增长趋势一直应该会持续去年年底。” 对于今年年国内叉车销售愿景,张秘书长还表示:“我个人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原因在于,国家是否依旧会采取如同去年一样的加大对装备业和制造业以及流通行业的投资力度。所以,我想,今年叉车国内销售应该略微超过去年,有增长,但依旧不会像往年那么大。” 就今年叉车外销形势的估计,张秘书长说:“去年,中国叉车外销陷入历史的新低,平均每个月出口徘徊在2000台左右,要想恢复到2007年的每个月4000台左右,估计要明年(2011年)年底或者2012年初。是否能保持持续增长的恢复,还要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本质上还是要看欧美日等超大经济体的恢复状况。当然,中国出口型企业也不能忽略新兴市场的开发,比如印度和巴西等国。” 最后,张秘书长寄语行业: “中国国内工业车辆制造企业,依然要搞好两个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国际出口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要跟随国际潮流,适时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开发高端以及性价比高的产品,当国际经济复苏,才可以从容应对。另外,还要要跟随国家产业政策步伐,比如国家正在实施的节能减排措施等,只有我们这个行业企业充分配合,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可能具有竞争力。”
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春晖
在谈及中国叉车行业叉车标准执行情况的时候,赵秘书长说: “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很早就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避免造成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中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叉车标准中有很多标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工业车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而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中国标准,一方面可以减少和避免与贸易各方的贸易争端,另一方面使中国的产品更容易占领国际市场。特别是内燃叉车的动力装置,在国内,由于我国国产内燃机的排放目前尚未达到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求,因此我国出口的内燃叉车基本都配置进口发动机。所以说,就排放标准而言,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是有差距的。这需要中国内燃机企业的努力,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出口配置国产发动机的叉车整机。” 对国内叉车制造商如何打入国际市场,赵秘书长建议: “由于叉车属于特种设备,国家也在强制监督制造商执行标准的情况。国内工业车辆制造商,随时关注中国工业车辆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动态,使用现行有效的工业车辆标准,必须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与国际接轨,你才可能在将来获得足够的竞争力。”
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车辆检验研究所所长张正杰
在谈及国家政策对叉车行业的影响时,张所长表示: “从去年年底的几个月,中国叉车行业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我相信,今年国内销售将进一步回暖,但增长不会像过去那么高,原因在于,叉车行业这个盘子越来越大。” 在谈及行业标准对行业的重要性时,张所长特别强调: “我对未来中国叉车行业充满乐观的态度,希望国内的叉车制造商要密接跟踪国际标准的更新。必须明白,标准指导着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以出口型为主的企业。” 对于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叉车制造商,张所长建议到: “外资叉车企业进入中国布局,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国内投资商如果要新进入中国叉车市场,我相信他们是通过慎密研究的,而非盲目投入。当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要想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成活,我确实建议新入企业必须加倍努力!走非常规的道路。”
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张德进
对于国内工业车辆未来的发展趋势,张董事长说: “1、国内市场需求仍将快速增长 在短暂的低谷期之后,中国工业车辆市场又重新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上。过去,在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低下的时代,企业在考虑物流解决方案时更多采用室内起重机械和人力搬运。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对机械化和效率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于用工业车辆作业方式取代旧有的搬运方式,这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趋势已难以逆转。 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宏观经济全面恢复的背景下,国家的经济总量在稳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物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都为工业车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宏观经济因素将保证工业车辆行业在未来稳步前行。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