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成应付缺电救星!台电今天表示,正在推动中的AMI智慧电表建置如果完成,未来可藉由掌握1300万用户即时用电资料,进行「降压运转」调度。会研议先从2万4000户高压用户开始,一旦遇到缺电,从发电或配电端降压5%,藉由减少用电量(负载),纾解供电压力。专家表示,有大数据帮忙,应不至于损坏用电设备。
台电今举办「高压AMI智慧电表电力资料运用颁奖」,藉主动开放高压电用户电力资料,让各界高手一起发想,找出智慧节能抑低尖峰用电办法。这次共选出金银铜奖与佳作16件得奖作品,其中最受瞩目的是中山大学电机研究所团队的作品「应用AMI资料确保降压运转之电力品质」。
得奖者的作品透过监测AMI电表资料,当供电能维持一定的电力品质时,可以降压运转,做到既不影响电力品质,也能减少耗能与线损好处。台电综合研究所负载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金墩肯定说,这是一个很具可行性的调度方式,会研究加以应用。
王金墩说明,现在台电已在2万4000户工业高压大户装设AMI智慧电表,未来会扩及1300万低压家庭用电户。只要透过加装即时监控设备,可以随时掌握各区各户用电状态。
「以前我们降压很保守。」王金墩说,过去是机械电表,无法看到用电户电压与功率,未来是智慧电表,能随时且大量掌握用电状态。只要在缺电时,掌握某区用电不那么吃紧,就能透过发电厂、系统与用户配电端,弹性做电压调降动作,而不影响用户。有了AMI电表的大数据资料,未来可降压空间扩大到5%。
过去调降电压对台电是最终手段,只实施过一次,且还不能超过3%。因为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民眾家电受损,竹科等高科技厂商更可能因电力不稳,影响產线。
对于台电扩大降压运转想法,元培医事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傅培勋持认同态度,他说有大数据资料后,确实可以做出这样的电压调降策略。因为届时如可知B区用电较不吃紧,可藉由降压将省下电力转给吃紧的A区使用。「不至于影响到用电设备寿命。」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