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汶川地震3周年纪念日,晚报当年在灾区建“帐篷书屋”时,记者结识了一些灾区孩子,如今他们生活得好吗?昨天,记者进行了电话采访。
相识于“帐篷书屋”
当时,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来自青川的孟白华、康艳以及岳静虹。孟白华,男,今年19岁,青川县石坝乡人,爷爷、奶奶、母亲在地震中遇难;康艳,女,今年18岁,青川人,父亲在地震中遇难;岳静虹,女,今年17岁,父母在地震中遇难。汶川地震那天,康艳的父亲与村里其他4名男子刚刚在外干完活准备回家,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地震了,山体直压下来,将5人埋住。地震后,两座山合在一起,人、牲畜、房子都被埋在山体下。
2008年6月1日,南湖晚报、嘉兴市妇联和广元市妇联联合在广元建起座“帐篷书屋”。书屋建起来后,管理工作如何跟上?后来,孟白华担任了“屋长”,康艳和岳静虹担任管理员。
“我以后也要当记者。”这是孟白华最常说的一句话。2008年6月8日,记者要离开广元时,孟白华本要来送行,但他弟弟突然摔伤了,他不得不去医院。他在发给记者的短信中写道:“没来送你是我这辈子的遗憾。”
读书很努力
昨天,记者通过当年在广元结识的爱心人士白莉联系上了孟白华,他如今是双流县棠湖中学的高二学生。
“龙哥!”孟白华的笑声依旧很爽朗,丝毫感觉不到3年前那场灾难带给他的悲痛。
孟白华说,当年记者离开后没多久,他和弟弟就在“日钢”的资助下去日照读书了,2009年来到双流县。地震发生前,为了家里的生计,他辍学去山西打工,刚开始在双流县读书时,他的成绩排在最后,通过努力,现在已经上升到30多名了。
“读书就有希望,这是当年你们告诉我的,我现在很想读书。”孟白华说,不光是他,他的弟弟、岳静虹现在也在双流县读书,而且成绩都不错。“岳静虹现在是我的妹妹,认的。康艳已经很久没联系了,联系不上,你如果找到她,告诉我一下。”
可惜,记者也联系不上康艳。
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电话中,记者起初不太敢重提那场灾难,“龙哥,你有什么尽管问吧,没事的,我看得开。”孟白华说。
3年来,为了寻找亲人的遗体,孟白华多次回村,后来觉得希望渺茫,也就放弃了。每年5月12日,他都会回去祭拜。他所在的村原本有58户人家,如今只有4户人家的房子还在,但很不完整,原本很秀美的村落成了废墟。
孟白华的父亲常年在外,很少过问家里的事情,因为犯事进了监狱。现在,孟白华哥俩、岳静虹等人读书都由“日钢”资助,孟白华每月有400元生活费、110元零花钱。
现在,孟白华有个梦想,就是今后往艺术方面发展,不过,因为经济原因,他买不起画板、画笔。每当看到别人手里精美的画板,他就会发呆,并想起在监狱里的父亲。
“暑假我要去建筑工地当小工。以前我想去当兵,但班主任说要高中毕业后才能当兵。现在,我梦想考大学。我一定会来嘉兴看你的。”孟白华说,3年里,他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在火锅店做过服务员、卖过衣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能赚钱都干过”。但是,没有一个老板知道他的遭遇,他也从未叫过一声苦,对未来他充满了希望,还将自己的网名取为“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