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农村,一直都有在自家办红白喜事摆酒席的习惯。聘请一个宴席团队,一名厨师带着十几个人,运来桌椅,带来餐具,几十桌摆开,热热闹闹,吃吃喝喝,这样的场面现在也不新鲜。然而,人们的口味日渐挑剔,在追求实惠的同时,大家越来越注重酒席的质量、菜品的味道,一成不变的“老酒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农家的要求。
正是瞅准这个商机,邵喜放弃了大酒店的安稳工作,专心将酒店式的高品质酒席送进寻常农家,如今他在圈内已小有名气。
积累:16岁入行烹饪技术实打实
今年37岁的邵喜,是婺城区长山乡邵村人,金华烹饪协会理事之一。年纪虽轻,他却已经在厨师行业磨炼了20年。
“我职高在金华实验中学读的烹饪专业,那时候想着学一门技术,不怕找不到活干。”毕业前夕,邵喜和两个同班同学一起到一家饭店实习。实习是艰苦的,每天凌晨3点多就得起床做包子,拿到兰溪门菜场售卖,赚的钱再拿去买菜。回到厨房,他们又得洗菜、择菜,配完菜后简单吃个午饭,又回到厨房洗碗。晚上经常忙到半夜,一天下来,只有中午短短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和邵喜一起去的两个同学待了半个月就走了,邵喜咬咬牙坚持着,决心一定要把技术学好。
16岁那年,邵喜进入当时的时新大酒店,当起厨房学徒。邵喜因为有三个月的实习经验,会颠勺,有一定基本功,厨师长就直接让他上炉灶烧菜。“师傅大概手把手教了我七个多月,我就开始独立烧了。”看中邵喜肯吃苦,有潜力,师傅对他也倾囊相授。
邵喜19岁那年,他们20多人的团队在师傅的带领下来到浙酒大酒店。“那时候厨房一共四个炉灶,我分到一个,开始单独掌勺。”23岁那年,邵喜被挖到嘉恒酒店当起厨师长。多年来,他辗转了十多家酒店,包括今日大酒店等,点滴积累着烹饪技术,眼界也一天天宽广。
转行:将酒店模式酒席送进寻常农家去邵喜有几个厨师朋友早早转行,到农村当起酒席师傅,闲来聊天,邵喜觉得农村确实是一片广阔的市场。有时候他会听到有人说,每次去农家喝喜酒都是那几个菜。“如果我将酒店模式的酒席带到农村,会不会有市场呢?”几番思考之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当时七八千元一个月的工作,转行当农家酒席师傅。
邵喜还记得,个单子是2012年元宵前后,附近村子的一个乔迁宴,一共36桌。次烧这么多人的酒席,邵喜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不过,整场下来,客人们对酒席非常满意,都说不像一般农家的“老三样”。
酒店模式的酒席,菜式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邵喜说,因为市场在农村,一些老风俗的食物不能变,像扣肉、肉圆、葱花饼等。在此基础上,他会加入一些精致的酒店式菜肴。他拿出一本精美的菜谱,翻开页:大龙虾、上汤鱼翅、葱油鲍鱼、鲍汁鹅掌……整本菜谱一共有40多道热菜,16道冷菜。每次接到单子,邵喜就带着这些精美的菜谱和客户谈。每次客户说一个大概的预算,选几样喜欢的主菜,其余就交给邵喜,在预算范围内制定出惠的酒席。
“一桌酒席大概18个热菜,10个冷菜,每家的要求不一样,价格自然有所不同。”邵喜说,现在在家里办酒席的人越来越多。在别人家吃过他烧的菜之后,很多人都会主动找他办酒席。如今,婺城各个乡镇几乎都去过,金东、市区也有很多人家请他去。有一个兰溪客户因为吃过邵喜烧的菜,特意配合邵喜的时间,一定要请他给自己家里的婚宴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