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关键机械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上,国内的机械零部件企业和国际机械零部件企业差距比较大,但也不能简单说民营机械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国内整车起步也才20年时间,机械零部件企业起步时间也差不多。未来机械零部件企业要具备和整车厂同时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才有出路,这也是机械零部件企业未来做强的市场趋势。
今年一季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增幅略低于总体,机电贸易占全商品比重有所下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企业经营环境不乐观是主要原因。记者在采访参加第111届广交会展商时发现,在复杂贸易形势下,机电出口企业的处境也各不相同,大企业可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出口增长,而中小企业或勉强维持或遭遇行业洗牌。为破解当前机电产品出口的困境,实现中国机电贸易全年10%的增速,机电商会和一些参展商提出,要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找准市场定位、延续现行外贸政策等措施,实现中国机电贸易全年10%的增长。
1至3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267.9亿美元,同比增长5.4%,低于全商品贸易增幅1.9个百分点,占全商品贸易总额的49.7%,占比低于2011年同期0.6个百分点。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为9.1%,较同期全商品出口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增速0.5%,低于全商品增速6.4个百分点。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在广交会期间表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目前困难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欧债危机导致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景气,致使订单减少,甚至没有订单;二是企业经营环境不容乐观,汇率变动,招工难、用工贵,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反案例时有发生等方面。他说:“各种原因叠加,导致机电外贸企业处于为别人打工的状态,没有利润可言。”
可以说,技术是产品的本质,也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在外贸形势不好的情形下,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更容易获得渡过寒冬的“船票”。相反,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难免会被市场淘汰。一家以生产耐腐蚀设备为主的公司,虽然其出口地区主要为非洲和南美,但由于其产品技术简单,客户采购机器一两年后,便可因做出“山寨”产品而流失,使得公司的生存形势非常不妙。 当前,国内机械零部件企业的现状是: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例如,把机械零部件行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河南拥有大小机械零部件企业共3000余家,但是多数规模不大,竞争优势普遍是依赖便宜的劳动力。河南机械零配件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河南不少产品正逐步走向高端,但总体低技术含量产品还较多,面临着整体转型升级的压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