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生胶
天然胶乳从胶树上采集后,经过过滤净化、凝固、脱水、洗涤、造粒、干燥、分级和包装,得到固体块状天然橡胶。为了缩短干燥时间,胶乳脱水后还要进行锤磨造粒,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橡胶高分子链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硫化体系
硫化剂与硫化促进剂的组合对橡胶制品的物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仅次于生胶的重要因素。虽然在许多制品中使用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或过氧化物,但根据不同的原料生胶,也有许多制品采用其他的硫化体系。例如CR采用氧化镁硫化,FKM采用多元醇硫化等。根据制品的不同,也可考虑采用辐射硫化和电子束硫化。常用硫化剂为过氧化物硫化、树脂硫化、辐射硫化、电子束硫化、微波硫化等。
3、填充剂和软化剂
在配方设计过程中,补强体系的重要程度仅次于硫化体系,特别是炭黑的种类和配合量。橡胶、硫化体系和补强剂等填充体系被称为三要素。填充剂经过表面处理和离子交换等处理后,已成为可节省成本的配合剂。软化剂和增塑剂不仅能赋予橡胶柔软性,改善耐寒性,而且有助于配合剂的分散,具有改善加工性能的效果。
4、防老剂
在选择防老剂时,应该考虑橡胶制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并按照用途和使用条件进行疲劳试验。在与液体接触的用途方面,应留意其溶解与析出,必须根据用途注意防老剂的污染性。有时也可以利用防老剂来改善硫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