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张慧 来源:德州新闻网 时间:2014-10-10 08:59
古语说,“朽木不可雕也”。可德城区退休老人孙玉文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枯树、树根、碎石等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有了“生命”。
古语说,“朽木不可雕也”。可德城区退休老人孙玉文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枯树、树根、碎石等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有了“生命”。 偶遇:无心走入艺术世界 “知足常乐”“高风亮节”“吉祥如意”……这些工艺品有根雕,有石器,也有玉器,栩栩如生,意境独特。10月8日,记者在孙玉文家看到,他家房子并不大,但在哪个角落里都有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个头”都不大,大些的也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小的直径仅有一厘米左右。“这些都是我闲着没事儿做的,材料都是别人不要的下脚料,也有自己捡的。从个作品到现在,我已经做了两年的时间了。”孙玉文笑着说。 孙玉文今年61岁,1980年开始在新华印刷厂当机修钳工,一干就是30年。之后,他又在一些企业工作过。他说自己退休之后雕刻起工艺品,是无心之举。 2012年春天,孙玉文在户外锻炼时,看到一片杨树林里有一些桃树。杨树生长速度快,桃树都已经干枯死掉了。附近一些村民前来捡拾树枝烧火,干枯朽掉的桃树树干却烧不着,没有人要。 孙玉文发现,桃树树干直径超过10厘米,虽然有些已经朽掉了,但部分树干还是好的。“听说桃木可以辟邪,我当时就想把这些没人要的桃木捡回来,看能不能加工成一些有用的东西。” 生机:朽木、碎石重新有了生命 孙玉文挑选了几根桃树树干拿回了家,他将朽掉的部分和树皮去除,有用的树干芯留着。从来没有做过这些,手里也没有像样的工具,他用一把锉刀和几样家庭常用的工具,慢慢地边想象边雕琢,几天后终于做成了自己的件作品“知足常乐”。他雕刻的是一个孩童的脚丫,上面有一个蜘蛛,取其谐音为“知足常乐”。 做成了自己的件作品,孙玉文信心大增,之后又陆续用一些树干做了一些小物件。“其实我之前就很喜好这些工艺品,那时候,市里一有工艺品展览,我都会去观看,只是那时还没退休,没有时间制作。”孙玉文说。 刚开始的时候,孙玉文只是做一些木质工艺品,后来,他又开始尝试做缅甸翡翠,去一些玉石加工店里,将一些别人不用的下脚料廉价买回家,做一些小物件。但这种材料比较稀缺,不好找,于是他又开始做泰山玉工艺品。“这种玉在泰安、济南都有,不用走多远就能买到材料,比较方便。” 孙玉文买的泰山玉,“个头”不大,经过加工后变成手里把玩的小物件也刚好合适。 感悟:谈钱的“生意”不做 有时拿着玉石,不知从何下手,孙玉文也会去网上搜罗一些中意的图案。孙玉文的电脑旁边摆着一本新华字典,他打字也是“一指禅”。“岁数大了,电脑用不利索,拼音也都忘了,我就先在字典上找到拼音,然后在百度上搜出来。”网上搜索了满意的图片,孙玉文也会拿出纸笔慢慢地画出来。“刚开始我也不会画图纸,也是自己摸索着画的。” “做这些东西,不仅能动手,还能动脑子,这也是我独特的锻炼方式吧。”孙玉文常说,当了大半辈子的钳工,自己手上还是有些“功夫”的,所以做起这些东西来也算是得心应手。随着手里的作品越来越多,孙玉文也会将自己做的一些小东西送给亲戚朋友。 这时候也有一些商家找到他。“一些商家看到我的作品,给我材料让我加工,然后给我一些费用。”这样的想法让孙玉文一口回绝,“这纯粹是自己的爱好,如果牵扯到经济利益,性质就变了。送可以,但是我不卖。”孙玉文笑着说。 孙玉文的工作室也很简单,就是他的阳台。每天早晨锻炼完,送完孙女上学之后,他都会坐在阳台上雕刻,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8小时。老伴儿王兰秀也会在旁边观看,或是对他的作品提出一些意见。“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做就一定能做好,年轻人也一样,看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大胆地去做,肯定能成功。”孙玉文说。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