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路上,沙畈农民走在前列——
让“灰树花”绽放幸福之花
去年11月1日,本报刊发了《让灰树花在沙畈开出灿烂之花》一文,报道沙畈乡在“五水共治”行动中,关停养殖场、锯板厂、采砂场后,10多位沙畈农民主动寻求产业转型之路,到庆元县黄田镇考察灰树花种植产业。而今4个多月过去了,灰树花产业到底在沙畈有没有落地开“花”呢?
3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沙畈乡高儒村,只见几名工人正在从一辆大卦车上搬运灰树花的菌棒。有着20年食用菌培植经验的庆元县黄田镇盛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小伟是特地从庆元赶到沙畈,指导建设灰树花大棚的。他说:“现在这里有一个面积50亩的灰树花示范基地,这一车菌棒是今天刚刚拉到这里的,总共有两万包,后续还有五分之四;灰树花适宜在15到20摄氏度的常温下生长,沙畈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
“‘五水共治’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为了保护好沙畈水库这口‘大水缸’,去年我们就借整治沙金兰水源之机,关停和搬迁了全部的养殖场、锯板厂、采沙场,这些落后业态淘汰之后,如何走出一条让老百姓转产转业的新路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所思考和探索的。”在谈到农村产业转型问题时,沙畈乡党委书记郭凌燕这样说。
去年10月,由婺城区妇联牵头,经金华美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一娟牵线搭桥,叶小伟和他的合作社成员来到了沙畈乡高儒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使抛荒多时的农田得以重新利用。叶小伟表示,目前,食用菌尤其是灰树花在沙畈这个地方还处于产业空白期,所以市场前景一定是有的;农业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投入大、见效慢是现代农业的普遍特性,但是灰树花的整个生长周期只需三个月,通过温室大棚或者温室玻璃房进行培植,则一年四季都可以出菇。为了进一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高儒村现有的50亩灰树花示范基地,将采用集制棒、发菌、出菇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预估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
另据沙畈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戴增荣介绍,沙畈乡在帮助农村转产转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沙畈乡在从传统养殖业向种植业转型的过程中,坚持以优先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为原则,结合地方实际,认真筛选出不对水环境构成破坏的农业项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努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引入灰树花、马家柚、猕猴桃、红豆杉盆景等种植业,让当地的“三农”发展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产业,沙畈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为农户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此外,市、区两级农林主管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视和基层政府扎实稳健的工作步调,让沙畈乡驶入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汪月招是沙畈乡青草村的妇代会主任,在灰树花进入沙畈之前的七年,她是该乡为数不多的奶牛养殖专业户。当听说培植灰树花很有市场、不愁销路时,她在农历甲午新年之前就租下了十几亩抛荒的农田,准备先行试种。她说:“如果灰树花培植确有成效,我肯定会带着村里的妇女姐妹们一起干,但听说建一个普通钢构温室大棚就需要5万元,作为农户个体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汪月招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针对低小散转产农户的扶持政策,尽快接受食用菌培植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与食品加工企业签订灰树花保护价收购协议;在使企业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的同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让灰树花绽放成沙畈百姓心中的幸福之花。
产业转型路上,沙畈农民走在前列——
让“灰树花”绽放幸福之花
去年11月1日,本报刊发了《让灰树花在沙畈开出灿烂之花》一文,报道沙畈乡在“五水共治”行动中,关停养殖场、锯板厂、采砂场后,10多位沙畈农民主动寻求产业转型之路,到庆元县黄田镇考察灰树花种植产业。而今4个多月过去了,灰树花产业到底在沙畈有没有落地开“花”呢?
3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沙畈乡高儒村,只见几名工人正在从一辆大卦车上搬运灰树花的菌棒。有着20年食用菌培植经验的庆元县黄田镇盛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小伟是特地从庆元赶到沙畈,指导建设灰树花大棚的。他说:“现在这里有一个面积50亩的灰树花示范基地,这一车菌棒是今天刚刚拉到这里的,总共有两万包,后续还有五分之四;灰树花适宜在15到20摄氏度的常温下生长,沙畈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
“‘五水共治’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为了保护好沙畈水库这口‘大水缸’,去年我们就借整治沙金兰水源之机,关停和搬迁了全部的养殖场、锯板厂、采沙场,这些落后业态淘汰之后,如何走出一条让老百姓转产转业的新路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所思考和探索的。”在谈到农村产业转型问题时,沙畈乡党委书记郭凌燕这样说。
去年10月,由婺城区妇联牵头,经金华美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一娟牵线搭桥,叶小伟和他的合作社成员来到了沙畈乡高儒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使抛荒多时的农田得以重新利用。叶小伟表示,目前,食用菌尤其是灰树花在沙畈这个地方还处于产业空白期,所以市场前景一定是有的;农业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投入大、见效慢是现代农业的普遍特性,但是灰树花的整个生长周期只需三个月,通过温室大棚或者温室玻璃房进行培植,则一年四季都可以出菇。为了进一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高儒村现有的50亩灰树花示范基地,将采用集制棒、发菌、出菇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预估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
另据沙畈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戴增荣介绍,沙畈乡在帮助农村转产转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沙畈乡在从传统养殖业向种植业转型的过程中,坚持以优先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为原则,结合地方实际,认真筛选出不对水环境构成破坏的农业项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努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引入灰树花、马家柚、猕猴桃、红豆杉盆景等种植业,让当地的“三农”发展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产业,沙畈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为农户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此外,市、区两级农林主管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视和基层政府扎实稳健的工作步调,让沙畈乡驶入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汪月招是沙畈乡青草村的妇代会主任,在灰树花进入沙畈之前的七年,她是该乡为数不多的奶牛养殖专业户。当听说培植灰树花很有市场、不愁销路时,她在农历甲午新年之前就租下了十几亩抛荒的农田,准备先行试种。她说:“如果灰树花培植确有成效,我肯定会带着村里的妇女姐妹们一起干,但听说建一个普通钢构温室大棚就需要5万元,作为农户个体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汪月招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针对低小散转产农户的扶持政策,尽快接受食用菌培植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与食品加工企业签订灰树花保护价收购协议;在使企业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的同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让灰树花绽放成沙畈百姓心中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