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时分,烈日当头,骄阳似火。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可能都躲在屋里休息,而一群辛勤的人们正在烈日下劳动。烈日像火一样烤着他们,但从他们的表情上,一点也看不出劳累和难受的样子。
这是酉阳县黑水镇平地坝村10组村民李素仙等20多位村民头戴草帽,手套防晒袖——“全副武装”,正在蔬菜基地里采摘蔬菜的情景。
他们干的可不是自己的活,而是在生态农业示范园里打工,每天有60元的工资收入。
这个生态农业示范园,是重庆市尚贾贸易公司投资兴办的酉阳桃源一梦(平地坝)生态农业示范园,不但可以常年解决当地近60多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还能缓解周边和县城的蔬菜供应压力,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采摘蔬菜是手工活,每天的劳务费是60元。村民们认为,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活不累、收入也合理,划得来。“今年,我断断续续地在这里打工,已经收入4000多元了。”李素仙说,生态农业示范园建好了,她就没有外出打工,而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在基地务工,每做一天就有60元的收入。
李素仙家住黑水镇平地坝村10组,因为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需要租赁土地,她家还将两亩水田也租赁给了公司,每年有1000元的收入,自己在基地务工,可收入上万元。
李素仙以及其他在生态农业示范园务工的村民都表示,多余的田土可以租赁变钱,然后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有收入,还能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搞点生产,可以说“一举多得”。
每亩水田的年租赁费是600元,每亩旱地的年租赁费是400元,每亩荒山的年管理费是150元。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已经流转了1000亩田地和500亩荒山。
平地坝村9组组长冉光荣是蔬菜基地的管理员,每个月的固定工资是3050元,自家的田地和荒山租赁给公司的收入是2500元。他说,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大实惠,一是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二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增加收入。
当然,获益的不只是平地坝的村民,大泉村民胡仕英也从中得到了好处。以前在外地务工的她,今年为了照顾外孙,不得不留在平地坝村10组女儿家里。由于生态农业示范园就在旁边,所以她也抽空到这里打工,每月收入近千元。
中午时分,在地里采摘蔬菜的村民纷纷将采摘的西红柿、豇豆、辣椒和茄子纷纷背回仓库,开始对蔬菜进行挑选装袋,为送进超市作准备。
村民宁乾明和妻子骑着三轮车也来到生态农业示范园蔬菜仓库,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精心挑选了50公斤辣椒、50公斤豇豆,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挑选了50公斤茄子,还挑选了50公斤西红柿。
宁乾明挑选的蔬菜并不是自己食用,而是运到黑水集镇上做蔬菜生意。据宁乾明透露,自己的腿有残疾,靠做蔬菜生意维持生计,当生态农业示范园蔬菜上市后,他就来这里采购,既方便价格也合理。
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部负责人冉文明介绍,基地产出的蔬菜,都是以比较合理的价格供应重百酉阳店和钟灵山农贸市场,当地菜贩和村民需要蔬菜,都是到仓库里自己挑选。
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经种植了1000余亩蔬菜,意味着每年可以为当地及县城等供应蔬菜1000吨左右。同时,还配套建设了500亩经果林和生态休闲农庄,每年的土地租赁费在40万元左右。一是每月为当地村民就地务工增收7万多元;二是每年千余吨新鲜蔬菜直供县城超市和农贸市场,能够缓解县城蔬菜供应问题,让市民每天都能够吃到新鲜蔬菜;三是公司也获得了发展,实现了公司发展、村民获利、市民受益的“一举三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