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水饺行业规则新国标是历史倒退?
就速冻食品频现“细菌门”事件,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是我国速冻食品标准的历史倒退事件。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
食品安全专家钟青萍副教授表示,旧标准中“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实际食品生产中难以做到;卫生部及有关专家认为,旧标准所规定的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
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严卫星也表示,过去对致病性微生物是零的概念,规定不得检出。但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等多个环节,多年的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新标准中对于微生物允许检出含量的阐述,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降低了,保护公众健康的水平并没有改变。
山东省一家经营畜牧业产品的经理助理丁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不管是新标还是旧标,作为生产部门齐全的厂家来说,首先能做到的即在源头上保证产品生产所需的良好的卫生环境,其中包括牲畜的饲养、宰杀等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参加国外的论坛讲座等,可以互相交流,吸取对方的经验和技术,东平速冻水饺,运用到自家的生产和销售当中,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更为了把握食品安全的关。而制定新旧国标的目的也是为了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商家不要钻新旧标准之间的空子,严格按要求进行生产,肥城速冻水饺,做好本职工作。”
速冻行业标准须规范:金球菌是检验指标较片面?
此次速冻食品“细菌门”也陷入了有关标准问题的舆论漩涡。思念食品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这一表态引发公众对速冻食品标准“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那到底速冻食品行业的检测标准是否需要改进呢?
行业现状
旧标准受质疑 新标准广求意见向国际接轨
按照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有了量化的指标,即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卫生部网站11月11日就此专门发文解释,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速冻水饺,限量指标与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宁阳速冻水饺,是科学合理的。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
新标准已于11月10日结束了社会公开意见征求,最终实施的标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将做何规定,公众目前还难以得知。
![](http://vip.img.dns4.cn/pic/81145/shuijiao/20140805150857_6193_zs_sy.jpg)
买速冻饺子和酱油 你会看营养标签吗?
核心提示:为什么要有营养标签呢?都说病从口入,尤其是一些“三高”人群,由于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了解,盲目食用容易加重疾病,而且目前国人健康状况,存在两个极端: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了解、不能合理平衡膳食。卫生部出台了这样一个规定,规定五种营养素在标签营养成分表中必须标注,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加上“能量”就简称为“1+4”。 你在买速冻饺子、汤圆、酱油时,会注意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吗?日前,卫生部发布消息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速冻饺子、汤圆、酱油等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
营养标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记者昨日就此询问了有关专家,给大家详解营养标签。
速冻水饺_冬至速冻_淄博速冻水饺由泰安市泰山区冬至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泰安市泰山区冬至速冻食品有限公司(www.dzsdsp.com)是一家专业从事“速冻水饺,速冻馄饨,速冻汤圆,狮子头,各种丸子等速冻食品”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佳宝”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至上,用户至上”的原则,使冬至速冻在速冻面点中赢得了众的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http://vip.img.dns4.cn/vcard/c_81000/81145/20150925102237_19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