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铁路局计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铁路枢纽货运站有16个,大都分布在重庆中心城区,且布局分散、缺乏系统性,与重庆市总体规划不协调,难以适应重庆主城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总体规划思路。由此,重庆铁路枢纽“内客外货”货运系统布局规划出炉,并正在实施中。
5月7日,笔者对相关重要的货运站点进行了走访,了解到重庆铁路枢纽“内客外货”货运系统布局正在有条不紊地实现,并已初现“内客外货”大货运格局雏形。
根据规划,重庆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将形成重庆集装箱中心站、白市驿站、黄磏站、唐家沱(鱼嘴)站等主要货运站,服务于主城区的货物运输;同时保留北碚、磨心坡、洛碛、珞璜(小南垭)、伏牛溪等站作为辅助性货运站,服务于主要货运站难以覆盖的区域。
重庆集装箱中心站投入使用以来有效发挥效用
货运系统中的重庆集装箱中心站于20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2010年至2013年,重庆枢纽铁路货运每年递增约150万吨,增幅为5.1%,这一增量很大程度上由这个中心站吸纳。
据主管货运的副站长周治渝介绍,在此中心站始发的国货班列已经达到一周一列,主要货源是重庆微电子工业园区生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2013年,中心站发往平湖南班列334列,发往江村班列64列,发往阿拉山口35列,发往南翔班列22列。
重庆集装箱中心站位于重庆市西北面的团结村,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地方沿途中建有集装箱物流、中集汽车物流、远程物流等一个又一个现代化物流基地,团结村也因重庆集装箱中心站、国际货运班列而名声雀起。
笔者快到重庆集装箱中心站时,桔红色的龙门吊、成列的集装箱在5月的阳光下很醒目,但更吸引人眼目的是3股在建中的铁道线。“这是货三区,共3股道,预计将在今年6月30日 投用,增加年设计量260万吨,共计700多万吨。”周治渝介绍,“扩建后已投用的唐家沱货运站、在建的白市驿货运站、即将投用的兴隆场编组站,与中心站一起是重庆铁路枢纽实现‘内客外货’的重要支撑。”
目前,中集集装箱物流、中集汽车物流、远程物流运输、中油集团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纷纷注资,围绕中心站修建物流园区,抢占运输前沿阵地。永辉超市配送中心、大川国际建材市场、京东商城、巨龙钢材交易市场等大批知名品牌也已入驻,团结村已“蝶化”为现代物流园区。
综合性货运站白市驿货运站正如火如荼在建
5月7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白市驿货运站。标准化仓库的钢梁雏形已搭建完成,工作人员正在为桔红色的钢梁喷银白色的漆。
据了解,白市驿站是以办理生活物质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其东侧为笨重货区,内设货物线1条、预留线1条,其中货物线长780米,容车数50辆,占地2.7万平方米。西侧为仓储货物区,设货物线2条,容车数60辆,另设仓库数3座,合计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计年运能力460万吨。
在规划里,4大主要货运站功能各有侧重。重庆集装箱中心站是以集装箱货运为主的综合性货站,主要办理轻纺、家居建材、机电、汽车、IT产品等运输业务,并成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枢纽节点。黄磏站是以办理金属材料、装备制造、汽摩等货运业务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与黄磏港口形成水铁联运。唐家沱站是以办理汽摩、机电设备、装备制造、城市生活配送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与果园港形成水铁联运。
兴隆场编组站即将投入使用
笔者驱车来到周治渝提到的即将投入使用的兴隆场编组站。用周治渝的话说:兴隆场编组站畅通的是重庆走向全国、中欧的通道。
兴隆场站是西南地区技术、规模的路网性编组站,全站南北长8330多米,东西宽530多米,占地5200余亩,分别衔接兰渝、渝怀、襄渝、川黔、成渝、成遂渝及渝利、渝黔等干线,是重庆铁路枢纽“内客外货”的标志性项目。
车站远期设计日均解编能力为24100多辆,采用我国铁路自主创新科研成果--CIPS(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集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工作效率是现在的重庆西站5倍。
在兴隆场站的调度大厅里,偌大的一面墙上,电子屏显示这个站双向三级七场、到达场12条线、编组场60条线、出发场15条线。这个大厅没还正式投入使用,电子屏前的几排桌子上的一些电脑还未开封。“投入使用后,重庆西站将迁至这里。”相关负责人梁鑫刚告诉记者。
在重庆铁路枢纽线路示意图里,重庆集装箱中心站、白市驿站、黄磏站位于重庆的西面,与兴隆场编组站是一条线上的五个点,它们构成重庆铁路物流“黄金带”,为国际集装箱班列、为渝深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在不久的将来,重庆在北起磨心坡站、南起小南垭站、东起唐家沱(鱼嘴)站、西起铜罐驿站的枢纽范围内客货分线,重庆铁路枢纽将真正实现“内客外货”系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