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2 07:31:41 来源: 东方今报(郑州
亲们,每天一大早,当你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捧阅着一份还有油墨余香的报纸时,会否想到,手中的“精神早餐”,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好吧,俺告诉你,报纸可是各“工种”24小时紧密衔接配合的产物,白天的奔波属于记者,前半夜的枯燥属于编辑,后半夜劳累的,那是印刷工人。 简单讲 精神生产 记者编辑的无缝接力 记者每天都像采购员采购食材一样。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食材,根据线口不同,每位采购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甭管刮风下雨,甭管婚丧嫁娶,“责任田”里的分内事儿,都得放到位。得嘞,采访完那就写稿呗,是绞尽脑汁没思路,还是文思如尿崩,不干完活儿,你就得一直跟电脑卿卿我我。 稿子交了,主任审了,天也黑了,记者们也就可以收工啦。 稿子像流水一样送到了编辑那里,这些前一刻还在或嗑着瓜子、或闭目养神的人,瞬间抖擞精神,选稿、编稿、组稿,排版、校对、签版。 他们电话不断,身影乱窜,一刻实现不了新闻稿到新闻纸的完美转身,一刻就不能赏着月色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详细说 物质生产 印刷工人的夜夜夜夜 齐活儿,报纸的“精神生产”到此结束了,时间也进入了零点后,接下来的“物质生产”,就属于印刷工人的活计。记者虽有奔波之苦,但起码见多识广,夜里还能谈个恋爱陪陪家人,编辑虽然枯燥劳累,但也能借业务探讨之便抽空跟美女同事唠唠嗑,但咱们的报纸印刷工人们,只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满车间的油墨味儿中,一个夜晚接一个夜晚,用寂寞编制精彩。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