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企业介绍
供应信息
企业新闻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苍南县钱库声模纸塑制品厂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我国印刷业与包装业发展齐头并进
发布日期:2014-06-0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印刷业如同中国国民经济一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事态,并且随着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多彩,现代社会已经到了“凡商品均需包装,凡包装均需印刷”的程度。因此印刷与包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书刊印刷与包装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随着人们对书刊越来越精美的印制和装帧要求,这二者越来越趋同。因着这种“血缘关系”,书刊企业转型做包装看起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本身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秘书长刘寿生如是对记者说。持有上述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顾问曹凤翎也同样认为,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从技术上而言,入门时只需配备印后设备即可,并无太大障碍,甚至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刘寿生甚至表示,面对书刊市场下滑的现状,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是选择。

  然而与专家们的一致看好所不同的是,包装企业的态度截然相反。“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很多书刊印刷企业转型做包装,我认为这有点不正常。”采访中,达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张惠忠的句话便语出惊人。

张惠忠对于目前市场上书刊印刷企业纷纷转做包装的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企业一般只能开工50%,活得好一点的企业也不过70%——80%,我认为书刊企业一窝蜂地改行做包装,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同样对于很多盲目进入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不可持续的。”张惠忠道出的这组数据与人们眼中“遍地黄金”的包装行业似乎大相径庭。

  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经理鲍新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出了同样的观点。鲍新春以2013年北京市在册的1600多家印刷企业为例,他表示,如果这上千家印刷企业都同时来抢包装市场,只会带来市场的混乱以及企业没有利润的恶性竞争。“蜂拥而至的最终结果就是行业的重新洗牌。”并且,在鲍新春看来,即便包装行业好进入,但做好很难。尤其是高端包装市场,如若企业实力不足,即使是转型也只能局限在“小打小闹”阶段。

  对于这种观点的交锋,北京华宇信诺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华的观点则颇为中立。他在接受中国包装网小编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未来书刊印刷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包装印刷市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就区域发展来看,包装印刷市场局部地区并不饱和,与国外相比,国内发展慢,与南方来比,北方发展慢。因此正带领着华宇走在书刊转做包装路上的王家华认为,既然市场有转型空间,那么唯有顺应这种潮流,企业才能发展。

  在印刷包装行业,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那么当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时需要做哪些硬件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和企业的观点此次表现出了一致的“保守”——切忌乱投资

  “千万注意不要乱投资,能沿用的设备继续沿用,甚至可以买包装材料回来加工,能不添置设备就不添置。”刘寿生如上建议。

  曹凤翎也说:“也许我过于保守,但是我认为开始步子还是迈得小一些比较稳妥,能不买就不买,必须买就从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机入手,逐步扩大。”

  企业也持同样观点。以北京合益为例,多年来致力于深耕北京及周边食品包装市场的北京合益拥有着诸多食品制造巨头的大订单,年产量达到亿万个包装盒。然而为了保住食品包装最重要的安全关,不盲目扩张是北京合益一直坚守的经营策略。“与其花几千万元买设备,光顾着扩大规模,不如把产品做精做细。”鲍新春说。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苍南县钱库声模纸塑制品厂   
联系人:吴经理   电话:13806827836   手机:1896776654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