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在4,000-5,000 家左右。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截至目前,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的单位共238 家,但多数为年产1 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年产10 万以上的企业仅30 多家。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1)从钢结构不同业务类型的市场细分情况来看——智研咨询整理
在轻型钢结构领域,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参与竞争的中小型企业众多,呈现较强的区域化竞争格局,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竞争的重点体现为工厂化制造的规模优势。
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型锅炉刚架、海洋平台钢结构等高端应用领域,由于钢结构工程技术含量高,制作安装难度大、资金要求高,资质要求高,产品质量及精度要求高,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因而进入门槛较高,市场竞争取决于企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质量与品牌,产品毛利率较高。竞争主体主要为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的行业者(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的企业有本公司、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沪宁钢机、鸿路钢构等61 家),竞争环境相对缓和,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成为钢结构工程中的竞争重点。
(2)从区域分布来看,规模较大的钢结构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
山东、广东、北京等地,沿海及中部城市钢结构制造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20012年钢结构产量位居全国前五名的省市是:浙江203 万吨,上海182 万吨,安徽147 万吨,山东119 万吨,江苏91 万吨,合计占全国钢结构产量1/3 以上1。
![3CY~`AFL3DLA90IA1W1VKXB.jpg](http://docs.ebdoor.com/Image/InfoContentImage/ProductDesc/2014/08/24/df/df6007ca-4bdf-42e0-b933-fb5e6835853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