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涉及至少5个重点环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今年的食品安全监管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农产品养殖环节
进行了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整治。抽检猪、牛、羊肉、鸡蛋、生鲜乳等各类样品43337份,其中瘦肉精速测32800份,全部合格;蔬菜农残速测5658份,合格率99%。
同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检验水平和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体系,全市49个监管站全部挂牌。
生产加工环节
组织开展了乳制品、白酒、农村食品、肉制品、皮蛋、“三无”食品等重点品种和“元旦、春节”、“夏季炎热时节”及“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的专项整治。按季度开展食品抽检,截至目前,共抽检食品样品800组,合格791组,合格率98.88%。
积极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今年前三季度,共受理129起,立案4起,奖励举报人2起,发放奖金1000元。
流通销售环节
今年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4281户,新扶植食品安全示范店9户,全市累计扶植493户。1-10月份,共抽检食品样品35类70种656组,合格588组,合格率89.6%。
另外,组织开展了10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食品经营者188604户次,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466个次,立案329起,罚没金额108.21795万元,取缔无照经营13户,查扣假酒1897公斤,调味品、豆制品、膨化及油炸食品、糕点、糖果等不合格食品751公斤。
餐饮消费环节
重点实施了“125”管理达标和“353”后厨改造工程,到年底将在每个县区实现至少有一条餐饮服务示范街、一定数量的示范店和小微餐饮规范管理示范街。以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大型餐馆、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为重点,推进量化分级管理,目前,全市有A级单位319户、B级单位1852户、C级单位1090户。
开展保健食品打“四非”行动,全市共检查各类保健食品单位689户,立案查处假冒批号及夸大功能范围的违法案件7起;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抽检,目前已完成消毒餐饮具、凉拌菜、非发酵豆制品、自制饮料、熟肉制品、盒饭等6大类共400批次的食品抽检。
定点屠宰环节
深入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关闭了28家不合格的屠宰场,还拟关闭18家。扎实推进“放心肉”建设,以无为县为试点,引进双汇、雨润、众品、安徽宝迪等品牌冷鲜肉专卖店。
积极建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拟将2家蔬菜批发市场、3家生猪屠宰场、34家标准化菜市场、12家超市、3家蔬菜基地直销店纳入其中,构建覆盖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标准化菜市场、大卖场的肉品流通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