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棒孢褐斑病
1.病原菌 南阳雪莲藕直销该病称山扁豆生棒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性病害。
2.病状识别 莲藕棒孢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发病初期是在叶片上产生绿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斑点,然后扩展为暗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在病斑四周具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上具有同心轮纹,到后期病斑就融合成大斑块,使病部变褐色干枯,叶柄发病与叶片相似南阳雪莲藕直销,后期容易折断下垂。
3.传播途径与发病原因此病菌一般都在枯死叶片和叶柄上越冬,使藕种带菌,其次藕种在挖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折断损伤,加上藕种栽植时没有进行消毒处理等原因,因此到5~6月份随植株生长,病菌从伤口侵入藕株,当气温上升到20℃~30℃,时晴时雨天气,湿度大容易诱发此病。
莲藕腐败病
莲藕腐败病是莲藕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近年来莲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病的为害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时防治一般损失可达15%~25%,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绝收。
1.病原菌与越冬场所 此病属真菌引起,以镰刀菌为主。由菌丝体繁殖为分生孢子以厚垣孢子在干旱的藕田和病残体上越冬。灌水的藕田很难越冬。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病菌能形成大量的厚垣孢子来渡过不良环境,而且成活率很高。
2.传播途径和病状识别莲藕腐败病除土壤带菌外,种藕也会带菌。种藕在栽前通过气流和相互接触,越冬病菌从伤口侵入南阳雪莲藕直销到地下幼嫩茎块内蔓延。如剖开病茎块,靠近中心的维管束由淡褐色变成褐色或黑色病斑腐烂。病株从叶柄到叶片颜色变淡,叶缘变褐色干枯,整个叶卷缩枯死。
3.发病规律 此病从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7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在平均气温达20℃~30℃,容易发病,以24℃~28℃最为适度,如遇连续阴雨或降几天大雨,藕田被洪水浸灌后发病就重,酸性重的土壤连作田,有污水积灌的田和沿河易遭洪水涝害的田易发病。轮作田不易发病或发病较轻,偏施速效氮肥、酸性肥及未腐的有机月巴容易引起此病。此外,藕田水层浅,水温高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