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技巧
编辑
一、看商标标识是否齐全。正宗产品的外包装质量好,包装盒上字迹清晰,套印色彩鲜明。包装盒、袋上,应标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注册商标、厂名厂址及电话号码等等,有的厂家还在配件上打出自己的标记。一些重要部件如发电机、分电器、喷油泵等,还配有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和检验员章,以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维护。选购时应仔细认清,以防买了假冒伪劣产品。
二、看几何尺寸有无变形。有些零件因制造、运输、存放不当,易产生变形。检查时,可将轴类零件沿玻璃板滚动一圈,看零件与玻璃板贴合处有无漏光来判断是否弯曲;选购离合器从动盘钢片或摩擦片时,可将钢片、摩擦片举在眼前观察其是否翘曲;在选购油封时,带骨架的油封端面应呈正圆形,能与平板玻璃贴合无挠曲;无骨架油封外缘应端正,用手握使其变形,松手后应能恢复原状。在选购各类衬垫时,也应注意检查几何尺寸及形状。
三、看结合部位是否平整。零配件在搬运、存放过程中,由于振动、磕碰,常会在结合部位产生毛刺、压痕、破损或裂纹,影响零件的使用。选购时应注意检查。
四、看零件表面有无锈蚀。合格的零配件表面,既有一定的精度又有铮亮的光洁度,越是重要的零配件,精度越高,包装防锈防腐越严格。选购时应注意检查,若发现零件有锈蚀斑点、霉变斑点或橡胶件龟裂、失去弹性,或轴颈表面有明显车刀纹路,应予调换。
五、看防护表层是否完好。大多数零件在出厂时都涂有防护层。如活塞销、轴瓦用石蜡保护;活塞环、缸套表面涂防锈油并用包装纸包裹;气门、活塞等浸防锈油后用塑料袋封装。选购时若发现密封套破损、包装纸丢失、防锈油或石蜡流失,应予退换。
六、看胶接零件有无松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组合成的配件,零件之间是通过压装、胶接或焊接的,它们之间不允许有松动现象,如油泵柱塞与调节臂是通过压装组合的;离合器从动轮与钢片是铆接结合的,摩擦片与钢片是铆接或胶接的;纸质滤清器滤芯骨架与滤纸是胶接而成的;电器设备的线头是焊接而成的。选购时若发现有松动,应予调换。
七、看转动部件是否灵活。选购机油泵等转动部件总成时,用手转动泵轴,应感到灵活无卡滞;选购滚动轴承时,一手支撑轴承内环,另一手打转外环,外环应能快速自如转动,然后逐渐停转。若转动部件转动不灵,说明内部锈蚀或产生变形,不要购买。
八、看总成部件有无缺件。正规的总成部件必须齐全完好,才能保证顺利装配和正常运行。一些总成部件上的个别小零件若漏装,将使总成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报废。
16发展短板
编辑
短板一,回收量不够,制约再制造企业持续发展。政策上的限制也让汽车零部件数量偏小。根据仍在实施的国务院307号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在内的“五大总成”必须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但实际上,在这些总成中,有不少是可以再制造的资源。这就从政策上造成了再制造企业回收量不够。
短板二,再制造行业秩序混乱,正规企业面临“杂牌军”的不良竞争。对于正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来说,回收报废企业的价格一般是按照废铁的市场价格执行。以一辆面临报废的捷达轿车为例,公司支付给车主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一些缺乏资质的小作坊,则依靠私卖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获取巨大的利益。
以一辆10吨报废货车为例,因为“五大总成”按规定不能出售,正规企业在拆解后主要靠卖废钢来获益,最多卖两万元,收购价不能超过1.2万元,否则算上成本、税收,就会亏损。但地下拆解厂完全能够以两万元甚至以上的价格收购,因为至少违规出售“五大总成”,就可以大赚一笔,如大货车发动机可卖7000元,后桥就能卖8000元,这样下来一辆车卖到2.5万元甚至更高并不难。
短板三,国内再制造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对于再制造行业认可度低,阻碍了该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据介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生产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失效零件的再制造加工或替换、产品再装配,最终经严格测试后出厂进入到市场。事实上,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起步晚,设备相对落后,最主要的还是投入成本太高,单靠企业本身负担压力很大,这导致国内再制造行业与国外同行相比,在技术和质量上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即使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示范试点企业中,仍然有一些在使用相对落后的尺寸修理和换件修理的方法,再制造率很低。
同时,由于传统消费观念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公众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认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偏差,“即便是便宜一半,也不会买旧货”的消费观念非常普遍。这导致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再制造产品回到消费者手中的还十分有限。
当前要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推进,特别是对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私拆滥解现象,应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取缔不法企业和小作坊式窝点。
17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
编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厅(局、委)、质量技术监督局:
在一些地方的汽车销售、汽车配件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欺诈消费者的现象。这些行为扰乱了汽车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为以及汽车配件质量监管,维护汽车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产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汽车销售行为和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国家制定了汽车[1]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为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运输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汽车销售行为监管和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对于确保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措施具体落实、保障道路运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积极维护汽车市场秩序,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为监管,规范汽车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对汽车销售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切实规范汽车市场交易行为。要认真梳理排查日常检查和申诉举报中发现的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案件线索,依法查处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汽车集中交易市场以各种方式虚假表示、虚假宣传误导欺诈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厉查处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利用为消费者办理汽车按揭贷款、汽车保险等服务之便收取金融服务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所谓“返利”、“好处费”的商业贿赂行为。要加强对汽车相关广告的监测和检查,依法及时查处各类广告违法行为。要进一步规范汽车销售合同,积极推行汽车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处理“霸王条款”。要加强行政指导,综合使用行政告诫、行政建议等措施,制止经营者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运输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加强对汽车生产销售商、汽车配件生产经营者和维修经营者的宣传教育,督促汽车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公布新车型维修技术资料;引导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公示汽车配件供应体系,指导经营者明示汽车配件生产商、配件价格、服务价格等信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有关产品“三包”、广告宣传、销售合同、按揭贷款、保险等销售服务规范,促进行业自律,规范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行业经营行为。
百科名片
编辑
《现代汉语词典》载: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
《词海》载: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而言,今常用为金属或铜铁等制品的统称。
《辞海》载:
五金:五种金属。《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按《汉书·食货志》上“ 金、刀、龟、贝”注:“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青者曰铅,黑者曰铁。”后来通称金、银、铜、铁、锡为五金。
2五金分类
编辑
五金者,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为工业之母;国防之基础,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 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发展
编辑
据《2013-2017年中国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统计,2010年中国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537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5.73亿元,同比增长32.76%;实现利润总额33.67亿元,同比增长38.91%;平均从业人员7.07万人。报告显示,我国的轻质建材制造企业产量规模普遍偏小,仍处在多、小、乱、形不成规模,呈现恶性竞争、无序发展、粗放型生产的状态。
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及形成投资热点的地区,以山东、湖北、河南、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等省、直辖市居多;山东省的轻质建材制造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十分显著,跨国公司都在全国建材比较发达的省市地区投资设厂,与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展开竞争,争夺中高端市场。前瞻网分析认为,随着市场逐渐建立起对轻质建材的广泛认同,轻质建材质量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和改进,未来轻质建材的使用量将会大幅提升。轻质建筑材料将向环保、节能、绿色、复合、共混技术、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2概念
编辑
生态建筑材料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全球变暖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使用性能,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显然这样的环境协调性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
3分类
编辑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上一世纪的50年代,中国学习前苏联在原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武汉建材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学校开设了类似以混凝土材料为主的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后除清华大学外其他高校仍继续招生,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对土木建筑材料专门人才的需求,全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始招收类似专业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相对于如此广阔的土木工程建设,此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供不应求。
4性质
编辑
材料的物理性质
1.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①不同构造状态下的密度(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②密实度和孔隙率(密实度、孔隙率)
③填充率与孔隙率(填充率、孔隙率)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①亲水性与憎水性
②吸水性与吸湿性
③耐水性
④抗渗性
⑤抗冻性
3.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①导热性
②热容量[2]
材料力学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抵抗破坏的性质
1.强度
①材料的强度
②强度等级
③比强度
2.材料的变形性质
①弹性和塑性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去掉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去掉外力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
②脆性和韧性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突发性破坏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3.材料的耐久性[2]
5特点
编辑
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主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 个系统工程的概念,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国内外画龙点睛在出现各种各样称之为生态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利用废料或城市垃圾生产的“生态水泥”等。但如果没有系统工程的观点,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一个方面反映出“绿色”而在其它方面则是“黑色”,评价时难免失之偏颇甚至误导。
6再生
编辑
高性性能的陶瓷材料可能废弃后难以分解,建筑高分子材料常常难于降解,复合建筑材料因组成复杂也给再生利用带来难度;黏土陶料混凝土砌块轻质、高强、热绝缘性和防火性能好,但其生产需要较高的能耗;塑钢门窗较钢窗和铝合金窗更坚固耐久和热绝缘性能更好,但它包含高的能源成本和废弃处理时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担;立窑水泥也可能仅因其一产耗能小而被认为比旋窑水泥的环境协调性好,甚至对因释放温室气体CO2而“黑名昭著”的水泥产业,也应看到其制成品水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自然发生的碳化过程对CO2的吸收。生产1吨水泥熟料,因燃煤和石灰石分解大约释放出1吨CO2,除了燃煤释放的CO2以外(约占40%),水泥烧成中碳酸钙分解释放的CO2量可以在缓慢的碳化过程中被水泥混凝土完全吸收。为全面评价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需要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对材料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与资源影响大小的一种方法。虽然已有一些专著介绍并已进入ISO国际标准,对建筑材料而言,LCA还是一个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