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85年由南京木器厂引进条生产线以来,OSB生产一直挣扎在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落后、产品研发能力低下、产品推广不利的境况,与欧美迅速风靡的OSB发展势头呈鲜明对比。
南京木器厂引进的1万立方米的生产线,设备安装完后一直没有生产,江西赣州第二木材厂引进的OSB生产线由于多种原因也没有形成批量生产就停滞下来,后来设备被拆解卖掉了。从1985年到2004年这19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探索者围着OSB这样一块既诱人但又充满风险的蛋糕观望、尝试、欲罢不能。
2005年黑龙江嘉穆板业有限公司在黑龙江建成年产1.2万立方米的生产线,采用东北林区的枝丫树头等伐区剩余物生产OSB。但是由于我国生活习惯等与欧美不同,加之销售渠道和终端市场都对OSB认识不足,国内市场一直没有打开,销路不畅,每年仅有15%在国内销售,其余85%销往俄罗斯等国家。山东鲁丽、徐州长青、广东封开、云南普洱的林达木业、临沂进超木业、福建鸿伟木业等厂家均采用当地的速生杨树、桉树生产OSB,由于对OSB的理解相去甚远,所以生产出来的OSB也千差万别。
国内OSB生产厂家除湖北宝源及黑龙江嘉穆板业为专业OSB生产设备以外,其他多数厂家资金有限,没有能力投入全套的专业生产线,而经过改造的密度板或普通刨花板生产线生产设备先天不足,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还有部分厂家采用半机械化手工铺装,铺装厚度不均匀,定向效果不好。
由于我国木材资源短缺,欧美生产OSB所采用的松木大多被木材加工厂加工成附加值较高的家具材料,而OSB生产只能采用其他木材加工行业无法再进行利用的枝丫树头等档的木材,一些厂家干脆采用价格更低的废单板通过粉碎机粉碎后作为OSB 的原料来生产所谓的OSB,木片形态无法保证,这种方法所生产的板材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OS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