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伟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供应信息
商业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产品资料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郑州市锦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吉盛建材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河南伟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工党员管理浅谈
发布日期:2014-09-03

内容摘要: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务工已经成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力的主体,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力军,尤其是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更要大量使用劳务工人员,用工制度的多样化,使这些来自各地或不同工种的劳务工党员成为流动党员。这给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因此,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关键词:劳务工党员国有建筑企业管理实践

  一、劳务工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工党员的管理,提高劳务工党员政治待遇,充分发挥其模范、凝聚和引领作用,能有效带动劳务工党员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效益提升;能协调解决劳务工群体中的矛盾,维护劳务工队伍稳定;能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促进劳务工队伍整体发展。劳务工党员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党组织联系劳务工的纽带和桥梁,是加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工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二、国有建筑企业劳务工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务工党员参与组织生活难。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因劳务工党员缺少有效证明材料或者因关系转移困难等原因而不愿意接管。从而把劳务工党员置于“管不到、管不了、不愿管”的“三不管”边缘地带,导致劳务工党员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有了困惑无人帮助,有了思想问题无法汇报,党的精神无人传达;二是劳务工党员接受组织教育难。劳务工党员长期无法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了其宗旨意识弱化、组织观念淡化、发挥作用退化;三是劳务工党员针对性管理难。党组织很难掌握劳务工党员的历史状况、综合素养和平时表现,开展教育缺乏客观的依据,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

  三、国有建筑企业劳务工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近几年,随着施工企业建筑规模的扩大,劳务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建筑企业施工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鉴于施工主体的变化,企业必须实行劳务队伍劳务工党员与员工队伍党员一体化管理的方式,这是当前加强劳务工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实行党员一体化管理,强化劳务工党员表率作用,调动其施工生产的积极性,将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2007年,三公司黄石中投公司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首支劳务工党支部,发挥劳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劳务工党员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这支劳务工党支部成立至今已有7个年头,党员最多时有27人,最少时有7人,不管党员人数如何变化,劳务工党员都把党支部当作温馨的“党员之家”。通过成立劳务工党支部、发挥劳务工党员的模范作用的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加强劳务队伍中的劳务工党员管理必须做到“五个同步”:

  实行与员工党员队伍同管理,增强劳务队伍党员归属感。劳务工党员属于外出流动党员,其党组织关系均在原籍,为保证他们有“家”可归,更好地在工程项目上发挥作用,必须列入工程项目部党组织统一管理。要明确劳务队伍党员管理思路,确定组织关系,设置相应党组织,制订劳务队伍党员管理办法,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项目部党组织在劳务队伍进场之初,要逐个了解劳务队伍党员基本情况,督促从原籍党组织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认定党员身份后,作为本单位临时党员管理,党费属地上缴,参加集体生活,享有相应权利。如劳务队伍党员比较集中的,要成立临时支部、小组,党组织要适应弹性用工特点,建立劳务队伍党员台账,随时掌握劳务队伍党组织和党员动态,及时调整组织设置,使劳务队伍党员始终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在劳务队伍党组织建立的同时,要选派项目部党工委组织委员负责与劳务队伍党员属地党组织联络,实行双向联动,共同管理,避免管理的“真空地带”。

  建立与员工党员同教育机制,增强劳务队伍党员的责任感。劳务队伍党员肩负着带动劳务人员优质高效建好项目的责任,其行为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因此,把加强对劳务队伍党员的教育作为项目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十分重要。要做到三个同步:一是同步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通过吸收劳务队伍党员参加员工党员大会、小组会和党课学习,引导他们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增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保证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项目部党组织还应督促劳务队伍党员,按时向属地党组织定期汇报自己在外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使他们离土离乡不离党,始终保证与各级组织的紧密联系。二是同时进行形势任务教育。针对市场竞争激烈形势、项目工期、质量、安全要求等实际,在工程开工前,各单位召开生产动员会,向劳务队伍党员积极宣传干好项目建设对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的重要性,引导劳务队伍党员树立实现双赢的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各单位还要利用生产交班会向劳务队伍负责人和党员适时宣传项目部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打算,通过他们来宣传项目部出台的各项措施,激发劳务队伍的劳动热情。三是同步进行法制纪律教育。由于近年国家建筑市场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加强对劳务队伍党员的政策法规教育不容忽视。要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劳务队伍遵纪守法,保护当地生态和自然环境,在城市施工不扰民,保证市民的生活安宁。要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创建活动,发现酗酒斗殴、嫖娼赌博、违反计划生育者,坚决清除出场,从而增强纪律意识。除此之外,项目部还要通过统一工作服装,规范参建人员行为,展示出队伍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实现广大劳务工遵章守纪、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采用同要求、同标准,增强劳务队伍党员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劳务队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项目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坚持劳务队伍党员与员工党员一样要求:一是一样挂牌上岗。把劳务队伍党员挂牌上岗作为展示党员队伍整体形象的有效形式,一方面要求每个劳务队伍党员自我管理,做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带头人,一方面要接受业主、驻地群众监督,搞好企地关系。这样劳务队伍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会自觉起到做表率、当先锋的作用,为劳务人员树立榜样,也会给建设单位留下深刻印象。二是一样履行职责。为了给劳务队伍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可以根据劳务队伍党员分布,划分党员责任区,明确“五个文明”建设的责任。可以采用与劳务队伍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等形式,增强劳务队伍党员使命感。三是一样参加活动。把争创“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作为员工党员和劳务队伍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以高、难、新项目为切入点,要求广大员工党员和劳务队伍党员以“创精品”为目标,科学作业,文明施工,创建优质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段施工面一处闪光点”的可喜局面,才能推动项目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坚持与员工党员同关心,增强劳务队伍党员的认同感。要努力与劳务队伍形成利益共同体,视劳务队伍为一家人,赢得劳务队伍党员对施工企业的信赖,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是素质上帮助提高。满足劳务队伍党员学政治、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邀请专业教师和业务能手帮助其提高劳动技能,根据生产需要,开展技术比武,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劳务队伍党员的政治素质,使他们逐步成为项目生产的骨干。二是利益上维护。经常教育引导管理干部和劳务队伍负责人尊重劳务工,维护劳务工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劳务队伍辞退党员必须申明原因,报项目部党组织审批,积极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项目部党组织在进行民主选举时,邀请劳务队伍党员旁听,吸收参加生产交班会,听取他们对施工生产以及现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劳动保护,为劳务队伍规划整齐的居住场地。各项目部还应利用节假日邀请劳务队伍一起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融洽劳务队伍与员工队伍的关系。三是生活上排忧解难。及时了解劳务队伍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生活状况及收入情况,发挥劳务队伍党员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开展帮困结对活动。坚持为劳务队伍党员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坚持劳务工党员、劳务工“五必访”制度,做到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必访,思想情绪有波动时必访,劳务工之间有矛盾时必访,身体有病时必访,家庭有困难时必访,每逢节假日对劳务队伍集中进行慰问,以此加深员工队伍与劳务队伍的友谊。

  严格同考核,增强劳务队伍党员的光荣感。对劳务队伍党员来说,荣誉是一份特殊的报酬。为促进劳务队伍党员在项目建设中体现自身价值,还要将激励机制引入劳务队伍党员管理中,通过开展“三评”活动,增强劳务队伍党员与员工党员的团结和共同树立企业整体形象的自觉性。一是要开展评议活动。借助民主评议党员的契机,严格对劳务队伍党员的考核。通过实行员工党员测评与劳务队伍群众测评相结合的办法,高标准要求劳务队伍党员,使他们在劳务队伍中更具有影响力。二是开展评比活动。制订劳务队伍评比办法,实行定期对劳务队伍环保卫生、综合治理、后勤管理、工作业绩、内部管理等方面实行相应的奖罚,确保工程整体创优。三是开展评先活动。为激发劳务队伍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要坚持吸纳劳务队伍参加劳动竞赛和党员评选,只有建立与劳务队伍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加强劳务队伍中党员的管理与作用调动,才能保证劳务队伍的作用更加突出的发挥。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河南伟翔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许绍伟   电话:0371-56662790   手机:13911364343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