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端消费日益崛起的中国力量,目前有340多个全球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占全球高端品牌总量的85%以上,且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 据调查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中国的高端家具就以每年20%左右的涨幅高速增长;2010年,高端家具在中国实现40多亿元的销售额,预计2015年中国高端家具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
近几年,数家公司连续推出古典家具拍卖专场,成交额达上亿元。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木家具热度不改,无论大案、圆桌、小几、方凳都一抢而空。如今黄花梨、紫檀木材质的家具已成天价,只有拍卖会上才得一见。传统明清家具里最次的材料——酸枝木,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现代中式家具市场见到的的材料,一套红酸枝家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购买者仍不在少数,高端家具在中国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和以往一身的暴发户式的“外”不同,高端家具的消费者毕竟对文化内涵有了重视,追求的是一种上流阶层的家居生活,一种看似低调奢华、其实仍在于内心满足和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内”。 因此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眼里,高端具有的独特属性还是关乎“面子”问题,它不过是彰显自己财富和品位、显示和提高社会地位的一种功能性装饰品,而并不在乎高端的内在品牌文化。
出口转内销泛滥
目前中国是全球家具生产大国和消费国。据了解,中国家具的制作原料和制作工艺一直全球。在全球拍卖市场上,中国明清时期的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木家俱广受热捧且单价屡创新高。中国式古典家具的精华可归纳为“精、巧、简、雅”4个字。中国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黄花梨、紫檀等珍贵硬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但中国家具行业真假洋品牌乱象由来已久:虚假标注、虚假宣传、镀金洋品牌、经销混乱、授权代工贴标等现象在中国家具市场早已泛滥成河。
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高端家具需求,越来越多的国际时尚开始涌入中国家具市场。预计在未来,它们将与国内本土品牌形成对峙局面,造成国内家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
立足本国市场 打造国际化品牌
业界认为,中国最有可能出现国际化高端品牌的领域有4个,除茶叶、白酒、玉器之外,就是家具。因此对中国的消费者和家具生产企业来说,如何理性对待高端家具,如何立足本国市场、打造国际化的高端品牌,是一个颇为紧迫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以红木为代表的家具原材料的稀缺性,使得中国家具已经具备了成为高端的天然元素,但原材料价格的水涨船高与高端并不能划上等号。一套家具能否成为高端、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因素更多的取决于设计、工艺和营销,原材料所占的比重只会越来越低,那种“重材质、轻工艺”的传统思维早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中国式家具的材料创新并不意味着降低选材标准,它只是在家具尺寸、外观图案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用这些替代性木料做出来的家具,同样具备浓厚的文化意蕴,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与近代制造的古典红木家具相比,用材考究、做工精良的创新型中国式家具价格并不处下风。
除了上乘材料、昂贵的价格、传统独到的工艺外,高端更是一种对价值品质、文化历史、高端人气与购买欲求的综合体现。虽然打造中国式高端家具品牌的道路依然漫长,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但有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有着备受世界推崇的物质基础,中国家具行业再现明清家具辉煌的一天必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