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变、行业在变、消费在变,企业怎么办?是继续以往的打折、降价、赠券,还是延续装修门店、改造设备、研发新品?木地板行业的营销到底怎样做?新的突破在哪里?新的赢利模式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在哪里? 岁末年初,一个承上启下的拐点,企业、行业的变化往往会在这个阶段凸显,建材市场里的地板价格总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无新品、是否涨价,整个行业一年趋势都在此时表露端倪。地板行业作为资源性行业,随着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已成事实。 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不少品牌地板只好通过举办特价促销活动,所以表面上看,地板没有涨价,但是随着新房增多,装修家庭增加,供货商囤货减少,地板市场价格难以掌控。而就地板销售而言,如果不是厂家直销,将会有4个利润环节增加消费者的支出,一是生产厂家的批发价,厂家已有一定利润;二是总经销或总代理转给各省一级代理有一个利润环节;三是各省总代理再批给二、三级城市经销商又拿走一部分利润;四是经销商在销售给终端客户的利润。层层经销商都要获利,所以,一旦地板价格上涨,销量必然要面对很大压力。 2008年,市场又吹响了营销集结号,各企业都整装待发,卯足劲做好冲锋准备。由于木地板属于半成品,服务一直是木地板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接下来,木地板将开始新一轮服务比拼,真正迎来拼质量、拼服务的新一轮良性竞争。 此外,各大地板企业在做好服务推广的同时,还将借奥运商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无论是新型材质的地板推广还是环保产品的相继推出,都将为打开新年市场做足准备。 2008年的地板企业必然在诚信经营、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上一较高下。 随着多部行业标准的制定,国内地板市场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品牌整合战,这其中有一部分实力和品质相对较弱的品牌将在这番较量中退出,最终留给咱消费者的必将是一个安心放心的购物环境。 地板企业是定位还是跨位 尽管传统的增值营销法则仍将继续在营销职能演变中发挥作用,但业内人士更应关注新的运营法则。企业为提高营销绩效、更好的实施资源配置以便产生更大的价值,找到发展和掌握更多先进营销法则的时机。 即便是被证明对企业最有价值的独特方法也将随着营销职能、企业的运作模式或市场的纵向调整而改变。 定位,在理论上,有专家说是研究“心智”的“营销科学”,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定位的几大方面,确实存在多方位、多角度让企业去定位:属性、利益、外观、文化、情感、社会、个性、特色等,不一而足。 在营销实战中,我们看到与听到或者自己操作的、标榜的都是“定位”。但真正好的定位屈指可数。总体看来,定位这个非常有用的营销思想,对地板企业来讲,本身就极具挑战性。 定位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来结合这些理论体系找答案,将定位、需求、消费者、心智等营销主要观点进行消化吸收,分析研究标杆性企业的成功案例,在现实中进行探索、研究、试验,从而形成新的营销体系——跨位营销。 跨位的思想就从消费者的心智变化出发,构建基于应变的新营销思想。产品宣传一般以产品属性、产品功能、产品的利益点等进行宣传,明星本应该与产品宣传毫不相干,但是现在,通过跨位宣传,由其它因素来代表产品进行宣传的企业比比皆是。跨位宣传实际上成了消费者寻求自己的理想、梦幻、情感、寄托、享受等不同心智的基本方式。 在这些时候,消费心智如果没有形成,企业可以进行培养,如果已经存在,企业可以获取认同,如果纷杂不清晰,可以进行梳理。 这一两年来,一个“梦想”的主题,被很多企业用得很滥,正因为跨位营销的理解不够,创意及营销能力才显得贫乏。如果说“梦想”是盘菜的话,那么,里面加点“生命”、“和谐”、“成功”、“奋斗”、“跨越”、“”、“经济与政治”、“国际地位”等一些佐料,用真正个性的、某一突出的产品特征来达成跨位,估计就很难会被复制,从而真正体现自己不同的价值。 坚持理性、建设性创新 由于竞争加剧,产品和渠道增多、市场扩大、媒体和互动渠道分化,营销运营的复杂性加大了。这样的话,营销职能必须力求有更高程度的标准化和可操作性来促成更大的效率和生产力,以及更好地调整资源优势,使其与总体目标一致。 企业更多的是能初步了解一些消费者的行为,而很难非常准确地把握住消费者的心理,消费者的心理实际上已经成了各种方面进行定位的一个“结”,企业更喜欢从竞争对手那里寻找差距与灵感,那么,跨位体系的现实基础也从一定的“竞争导向”出发,便于与企业现实对接。 营销本身是一个系统,跨位也是在营销思想体系中衍生的产物。跨位与现在一些重要的营销思想与体系有很多紧密的联系,当然,也有一些较大的差别。 跨位不排斥定位,是定位的现实应用的又一提升,是向整合营销的转变,是逐渐趋于完整的营销体系。中国地板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基础,如果企业坚持跨位营销中的建设性创新,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走得更快,也能走得更远。 奥运前是市场亢奋期 哪个品牌在全世界的认知度?可口可乐?奔驰?都错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对这些品牌认知度远远比不上对奥运会的认知。国际奥委会曾做过一次全球规模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标志能够像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那样深入人心,能够跨越那么多文化层面和五大洲被不同种族的人所认同。 奥运会把中国变为世界的舞台,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宣传和展示平台,奥运会本身的影响力使得营销活动更为活跃,带动一轮又一轮的体育营销热潮。当2008北京奥运会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奥运”这个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上。大家无不希望借助北京奥运这一历史盛事来提升、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企业接触奥运会都是次,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历史也相当短暂,没什么经验可谈。拿到赞助商权利的企业要如何行使和运用这个权利?没有拿到赞助权的企业又该如何利用奥运去打擦边球?这些问题对于中国地板企业及从业者都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在这个网络世界,企业依靠供求网络来接触和服务客户。企业必须想象出一个由合作者组成的传递价值的网络环境,有时候运用固定的模式,有时候是较机会主义的、动态的方式。这样做,要求对合作者带来的每个客户和客户群相关的需要、偏好和行为的相对优势和补充作用以及能力有实质性的了解。这样,商人在外延企业或有价值的网络时,必须开始开展和执行能使资源协调和管理容易化的营销方法。外延企业的营销方法要足够动态以支持各种工作流和可能因为相关客户和合作伙伴而产生的商业逻辑。这些方法也必须充分标准化,便于管理,并提供广泛及可靠的网络需求的可见度。 其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是中国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一个开始。过去,中国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认识和使用还很肤浅,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点燃了中国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热情,激发了体育营销的大范围爆发。因此2008年之后的体育营销对中国企业来说才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