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品 汽车配件 汽车清洗剂
汽车配件加工(auto spare parts)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
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
①汽车配件加工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方兴未艾
②汽车配件加工采购全球化
③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发动机配件
节气门体,发动机,发动机总成,油泵、油嘴,涨紧轮,气缸体,轴瓦,水泵,燃油喷射,密封垫,凸轮轴,气门,曲轴,连杆总成,活塞,皮带,消声器,化油器,油箱、水箱,风扇,油封,散热器,滤清器
传动系配件
变速器、变速换档操纵杆总成,减速器,离合器,气动、电动工具,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离合器盘、离合器盖,万向节、万向滚珠、万向球、球笼,离合器片,分动器、取力器、同步器、同步器环、同步带,差速器、差速器壳、差速器盘角齿、行星齿轮、轮架、凸缘,齿轮箱、中间轴、齿轮、挡杆拔叉,传动轴总成、传动轴凸缘、皮带
制动系配件
刹车蹄、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压缩机,制动器总成、制动踏板总成,制动总泵、制动分泵,ABS-ECU控制器、电动液压泵,制动凸轮轴、制动滚轮、制动碲销、制动调整臂,制动室,真空加力器,手制动总成、驻车制动器总成、驻车制动器操作杆总成
转向系配件
主销转向机转向节球头销转向节方向盘转向机总成助力器转向拉杆助力泵...
行走系配件
后桥,空气悬架系统,平衡块,钢板,轮胎,钢板弹簧,半轴,减震器,钢圈总成,半轴螺栓,桥壳,车架总成,轮台,前桥
电器仪表系配件
传感器,汽车灯具,蜂鸣器,火花塞,蓄电池,线束,继电器,音响,报警器,调节器,分电器,起动机(马达)、单向器,汽车仪表,开关,保险片,玻璃升降器,发电机,点火线圈、点火器调温器 点火模块
汽车灯具
装饰灯,前照灯、探照灯,吸顶灯,防雾灯,仪表灯,刹车灯、尾灯,转向灯,应急灯
汽车改装
轮胎打气泵,汽车顶架,汽车顶箱,电动绞盘,汽车缓冲器,天窗,隔音材料,保险杠,定风翼,挡泥板,排气管,节油器
安全防盗
方向盘锁,车轮锁,防盗器,后视镜,后视系统,摄像头,安全带,行驶记录仪,中控锁,GPS、ABS,倒车雷达,排档锁
汽车内饰
汽车地毯(脚垫)方向盘套方向盘助力球窗帘、太阳档...
汽车外饰
轮轱盖车身彩条贴纸牌照架晴雨挡...
综合配件
粘结剂、密封胶随车工具汽车弹簧塑料件...
影音电器
胎压监视系统解码器显示器车载对讲机...
化工护理
冷却液制动液防冻液润滑油...
车身及附件
雨刮器汽车玻璃安全带、安全气囊仪表台板静电消除天线静电带...
维修设备
钣金设备净化系统拆胎机校正仪...
电动工具
电冲剪、热风枪、电动千斤顶、电动扳手...
行业发展编辑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根据《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统计,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1]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
2007年1-11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3,525,50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3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3,529,26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87,36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61%;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7,171家。
从2010年1-10月份的行业运行情况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进出口额也双双增长,但进口产品以变速箱及发动机零件等高利润、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以轮胎、电子仪器仪表等进入壁垒低、利润薄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下游整车行业在一定时期产能过剩,虽然2010年在国家的各项刺激政策下出现了非常规的高速增长,但2011年产销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受其影响,零部件行业下半年可能会承受较大利润的压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上下游两头受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零部件行业是两头受挤的行业,对上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橡胶、塑料、织物等,其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通过对上游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规避风险。同时,下游整车制造商多为大企业大集团,在与零部件厂商的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谈判能力强,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因此,零部件实际上处于两头受挤的“三明治”夹心地位。
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幅。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跃居全球,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900万辆,连续3年位居全球。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翘楚!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在一定时期,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采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与地区。从以上看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仍将加速增长。
发展里程编辑
企业重组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即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整车厂商采购体制的变革,要求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不但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自己实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系统开发、系统供应,同时还要求其缩短开发周期,提供优质廉价产品。这一变革,推进了全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重组的进程。
链式发展
市场集中度相对前几年更高了,整车厂日渐趋于模块化和系统化采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逐渐向宝塔型结构演变,由一级厂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像这样发展的企业,在各自的市场都是的,他们占据80%的市场,独霸了高端市场。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老总表示:“伴随着整车产销高速增长,零部件企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搭上这辆快车就要落后,就会淘汰出局。”
技术进步
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把航天、航空和电子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总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在汽车产品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应用于单个汽车零部件,而且已应用于系统总成。
零部件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可以“快”,满足市场迫切需求,快速开发出产品;可以“准”,贴近市场,实现“本土化”;可以“新”,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之中,即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事实上,有些新技术,是零部件企业在领着整车厂跑。
全球化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也想扩展的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各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中国更是其必争之地。
4气缸检测编辑
发动机气缸密封性检测结果怎么分析。
影响气缸密封性的因素有七个,主要有气缸的磨损、活塞环损坏、活塞磨损、气门座的损坏,气门导管磨损、气缸垫损坏、气门间隙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主要有测量汽缸压力、曲轴箱窜气量、汽缸漏气量以及漏气率,进气管真空度、汽缸活塞组因磨损过大所引起的异响的振动测量,曲轴箱内的磨损金属是颗粒含量的测定。
对于汽缸压缩压力的测量来说,主要是四冲程的发动机压缩终了时的压力。由于汽缸的压力以及机油的粘度的以及汽缸活塞组等配合情况下,配气机构的调整是否正确,汽缸垫的密封性等方面因素,所以,在测量发动机汽缸的压力时,可以诊断汽缸活塞组的密封情况,如果活塞环、气门、汽缸垫密封性如果良好,那么气门的间隙就必须要适当。
我们在进行发动机密封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先用压缩空气吹干净火花塞周围的脏污物,再拆下火花塞,对于汽油来说应该是把点火系次级高压线进行拔出来,以可靠进行搭铁,这是为了防止电击以及着火的现象,把专用的汽缸压力表的锥形橡皮插头插在汽缸测量的火花塞孔里,必须要扶正压紧,对于专用的节气门来说,必须要置于全开的位置,起动机要带动相应的曲轴进行转动,如果压力表的表针指示有了一定的保持,最魇压力读数后要有一定的停止转动。最后再取下压力表,记下读数即可。
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开幕了,2011年的两会正值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关键节点,所以2011年两会期间关于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如何由量变上升为质变的话题自然不会少。
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是要做强,做强的核心还是要拥有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在一定时期,整车的自主创新有所进展,可以利用国外已有平台开发新产品,但是平台开发仍是弱项。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创新一直被忽视,而自主品牌零部件产业早已经被边缘化,由于汽车零部件厂家在两会的代表可能不多,历年两会听到这方面的议论不多。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相对于整车,零部件投入的周期更长、资金门槛更高、经营风险也更大,时至今日,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乏的困境依然明显存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几乎成为了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这样,零部件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中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
汽车汽配产业要抓住机遇,从培养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培养自主品牌、扩大出口和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
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提出,汽车零部件是四大发展重点之一,关键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总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将带动电池、电机等为代表的新能源零部件发展。汽车产业集团化形成将对零部件产业带来重组调整压力,必须实现规模化。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将面临较大贸易摩擦,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
汽车零部件迎接机遇的挑战
机遇一:国内汽车市场的高成长
“未来十年我国对汽车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在13%—15%的年均增长率,比起世界上的汽车强国,我国的汽车市场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这个时间大概是从2009年—2023年,跨度在15年左右,这对国内所有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我们的收入差距比起那些汽车强国的要大。收入差距的大小对耐用消费品的普及速度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入差距越小,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收入差距相对较大,决定了我国汽车的普及速度也相对缓慢,由此我国汽车市场将维持一个更长的持续增长期,这也为在一定时期竞争力还比较弱的自主品牌企业赢得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间。
机遇二:国内汽车产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大力促进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鼓励汽车企业走出去。而随着整车厂的国际化,也将对我国的自主零部件企业起到一个很好的拉动作用,”徐长明说。
“我们汽车产品的卖点和在一定时期快速成长起来的消费者的买点契合度很高。在一定时期全球范围内,汽车产品销售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美洲,另外日韩之外的亚洲,以及非洲市场增长也很快。而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更偏重于价格低廉的汽车产品。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道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也将指日可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零部件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机遇三:自主整车企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发生着一个新的变化,就是二三线市场,特别是三线市场正在成为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对外国的名车并没有那么敏感,相反他们更看重汽车的经济适用性,同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汽车的外形有着自己的偏好,针对这些特点,自主品牌汽车在其中更具有发展优势。”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逐渐强大,也必将拉动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挑战之一是自主零部件企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受到削弱。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自主零部件企业的成本逐渐提高。而外商独资和合资的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研发的不断推进,反而使得成本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