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90%二氧化硫、67%氮氧化物、35%可吸入颗粒物、70%烟尘排放量来自于煤炭的燃烧,其中,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烟气排放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燃煤烟气污染控制是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烟气脱硫脱氮脱汞除尘脱除超细颗粒物是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的重点。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技术前沿,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电站、燃煤工业锅炉、燃煤炉窑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烟气和废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加快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推进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十分迫切。
一年一度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国际交流会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办的大型大气污染防治的高端交流活动,内容围绕工业烟气和工业废气环保的改革、政策、市场、合作、投资、技术、监管而展开。自1995年以来,会议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3届,第14届SO2、NOX、Hg、PM2.5污染控制技术国际交流会定于2010 年5月5日-7日我会学术年会期间召开,会议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围绕国家减排战略和经济复苏政策下的工业烟气及废气环保市场和谐发展而精心组织,旨在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综合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将会议研讨的主题、报名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研讨的主题
(一)政策趋势:科学发展观下的市场趋势
减排战略下的大气环境政策与监管
工业烟气和废气污染控制领域的减排政策与市场
典型地区酸雨污染成因及调控技术研究
区域空气颗粒物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和对策研究
长三角区域性空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及总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清单与控制对策研究
我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现状与实施
石油和化学工业污染减排的政策方向
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监督与管理
(二) 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管理与案例
燃煤污染治理行业的改革与思考
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国外脱硫脱氮脱汞除尘系统工程典型案例与分析
国外烟气及废气治理技术在我国的示范及应用
SCR、SNCR脱硝工艺在燃煤锅炉中的应用及案例
(三)工业烟气和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新市场模式
1. 烟气脱硫技术
铁法烟气脱硫及副产聚合硫酸铁工艺开发和工业化应用研究
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综合利用设备及技术
烟气中SO2、SO3、NOx同步治理成套技术
有机酸强化粗颗粒石灰石新型烟气脱硫关键技术
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燃煤工业锅炉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装置
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资源回收型脱硫技术和脱硫副产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2. 烟气脱硝技术
高效廉价的电厂烟气整装脱硝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
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及中试研究
秸秆热解气体再燃降低燃煤电厂NOx技术
工业窑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及国产化专项开发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
3. 有机废气回收和治理技术
GK-JBH型苯类有机废气回收技术及成套装置
吸收法和新型吸附法治理有毒有害废气成套技术
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控制与回收技术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研究及处理设备开发
4. 除尘技术
亚微米级粉尘捕集装置的研究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技术
工业硅冶炼除尘设备及烟尘气动加密技术研究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和静电增强颗粒层除尘器技术研发与应用
5. 燃煤电厂汞排放治理技术
脱硫脱硝及重金属污染物和低温等离子体污染物控制技术
6.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
燃煤烟气超细颗粒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7. 其它工业烟气防治技术
洁净煤技术及煤炭燃前脱硫技术及应用
烧结烟气脱硫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FCC催化剂硫转移和催化裂化活性的研究
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中防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关键技术及设备
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二、会议形式
主题发言与对话互动:深度研讨 案例解读 热点对话 交流答疑
三、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提交论文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请参照国际会场征文议题要求撰写)。具体要求如下:① 会议只接受提交论文的电子版;② 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③ 论文摘要以500字以内为宜,并应附有主要参考文献;④论文内容不超过5000字,文责自负;⑤提交论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5日。提交电子信箱地址为:desox@163.com 。凡提交并被录用的论文,将汇编到题为《第十四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国际交流会论文集》中。
四、主旨报告
1.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领导介绍国家有关污染减排的方针政策、二氧化硫控制措施及“十二五”氮氧化物污染防治规划等内容;
2. 国内外专家介绍烟气脱硫、脱氮、脱汞等成果及成功案例和先进管理经验。
五、参会人员
1. 管理部门:全国各有关环保局负责大气污染控制部门、环境监测站、环境评价机构的领导或工作人员。
2. 研究单位:电力、环保、钢铁、化工、石化系统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
3. 参会报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