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SCK
说明:
抗菌纺织品是一类具有抗菌、防臭、防霉功能的卫生保健用纺织品。该产品能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保证人体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可广泛用于内衣、袜子、鞋衬布、尿布、毛巾、浴巾、医院和宾馆的床单、被罩、枕套,医疗卫生和饮食服务等行业工作服,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检测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本纺织检查协会、日本化纤检查协会、ITS等多家权威单位测试和应用证明:SCK抗菌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极高的抗菌、防臭、防霉、止痒作用,对接触织物的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国内流行株)、淋球菌(国际标准耐药株)、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具有优异的抗菌作用,高度耐干洗和水洗,水洗1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率仍达99%以上;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过敏反应,无毒,无致畸性,无致突变性,无潜在致癌性,不含甲醛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能有效地预防沙眼、淋病、盆腔炎、呼吸器官感染等疾病的传染,对防治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
产品性状和技术指标
抗菌整理剂SCK是在抗菌整理剂SCJ-875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型高效抗菌整理剂。SCK具有更优异的抗菌性能,适应任何织物抗菌性能测试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检测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本纺织检查协会、日本化纤检查协会、ITS等多家权威单位测试和应用证明:抗菌卫生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防臭、止痒、收敛作用,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织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采用日本JISL0217—130标准洗涤1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菌率仍高达99%,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无毒,能有效地预防疾病通过织物传染,对防治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专家涂赢教授称这是商成杰工程师对人类卫生保健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叶顺章研究员认为该抗菌整理布可有效地预防皮肤病和性病的传染,应开发系列产品,扩大应用范围。
抗菌整理剂SCK由SCK1和SCK2两部分组成,其中SCK1是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呈酸性;SCK2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呈碱性,都易溶于水,无毒、不燃、不爆,对人体安全。抗菌整理剂SCK价格低,使用方便,适用于棉、麻、毛、丝、涤棉、粘纤、锦纶、晴纶、维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抗菌防臭整理。使用过程中,在SCK2水溶液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固着剂SCJ-939。
使用说明
1、工艺配方:(以轧液率75%为例)
(1)SCK1 30-34克/升
(2)
A、纯棉织物:SCK2 15-17克/升 SCJ-939 10克/升
B、涤棉织物:SCK2 15-17克/升 SCJ-939 20克/升
C、化纤织物:SCK2 15-17克/升 SCJ-939 50克/升
2、工艺流程:
织物→浸轧SCK1水溶液→烘干(70-115℃)→浸轧SCK2水溶液→烘干(70-115℃)→成品。
织物→浸渍SCK1水溶液→脱水(甩出的溶液可以重复使用)→烘干(70-115℃)→浸渍SCK2水溶液→脱水(甩出的溶液可以重复使用)→烘干(70-115℃)→成品
3、注意要点:
(1)在具体工艺配方设计中,必须使SCK1:SCK2=2:1(重量比)。并按实际轧液率调整抗菌剂浓度。
(2)SCK1、SCK2和SCJ-939室温冷水化料,全部溶解扩散匀后即可使用。
(3)烘干温度不得高于120℃,否则可能泛黄。
(4)生产过程中防止与铁锈、铜锈接触。
(5)浸轧SCK1溶液后,烘干过程注意防止泳移,采用首先红外线热风预烘,然后烘筒烘干的方式。
装贮存: 25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阴凉的仓库中,贮存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