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不能搜星 GPS靠直接接收美国GPS卫星信号工作,需要在室外看到天空的地方才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室内不能接收! 2.电池使用时间短 所有车载型GPS电池连续使用时间都不长,因车上有点烟器电源,设计者认为没有机会需要长时间用电池待机,电池只做备用,不插电源连续使用一般只有40分钟~1.5小时,型号不同,使用不同,还会有较大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点火发动的瞬间,启动电流很大,有冲击烧毁车充保险丝的风险,在汽车启动的时候,不要在点烟器上插车充,启动后再连接。 3.定位不准 GPS正常平面定位误差在10-20米以内,受到如天气,美国GPS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时还会更大。如果地图指示位置没有很准确在路上,原因可能是信号不良导致延滞造成误差,也可能是地图数据偶尔偏差,也有可能是路很宽,所以看起来GPS好像稳定偏移路面。
4.不能搜星或者搜星慢 遇到不能搜星或者搜星慢的情况不要着急,请换地点改时间再试试。不要用一两次,或一两天就决定GPS的好坏,由于卫星状态每天都不同,也许同一个地方,上午信号满格,但晚上信号差点。
19我国前景
随着汽车、手机等消费品的普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产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十一五”期间,GPS在多个领域将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GPS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环境还不完善,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致力于GPS产业发展的有识之士时刻关注着这些问题,并亲自实践探索其发展和突破之道。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峻林是众多探索者中的一员。有了更多这样的有识之士,中国GPS产业的明天值得期待。
中国投资咨询网《2007年中国GPS导航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称,截至2005年底,中国安装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普及率不到1%。随着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及新品牌的层出不穷,预计GPS产业产值在2007年可接近10亿元。“十一五”期间,GPS在航空、海路、铁路、建筑、电信、电力等领域的应用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GPS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环境还不尽完善,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产业配套环境急需建立
与GPS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GPS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配套的大环境还没有形成,企业发展相对较难。虽然中国企业自主研制的GPS核心技术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甚至直接卖给国外的公司,但由于没有适合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产业链没有形成,许多相关配套产品都没有企业提供。特别是能够研发核心技术的企业太少,只有东方联星、西安华讯、北京星科联通等少数几家,势单力孤。
在政策环境方面,虽然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GPS的重要性,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主要还是国家卫星导航的人才太少,制定发展卫星导航产业的框架战略不清晰,导致国家对未来卫星导航产业的认识不足,投入谨慎,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业内人士表示。此外,高校中没有教授GPS知识的人,更谈不上培养下一代GPS人才。
据国外专家预测,到2030年,世界GPS市场将进入到平缓发展阶段,市场趋于平稳,应用范围虽十分广泛,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单位利润会逐渐降低。由于事关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的业内人士对以上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中就包括东方联星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峻林。他说:“卫星导航在国内外都是不成熟的,但是如果再等5年,国外技术完全成熟的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更少了,就像现在去做PC操作系统,谈何容易?”东方联星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GPS事业的前列,但是缺乏大的环境支持,难免曲高和寡。
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GPS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某些国有企业动辄支持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但这些国有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是斥巨资购买国外的技术产品。如果这些企业能转而利用国内企业的核心技术,让他们分一杯羹,不仅可以保证国内企业的生存,还能打开GPS发展的大环境,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但是像这样的局面有谁来改变呢?”张峻林郁闷地说。
20定位系统
定义
GPS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简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系统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通过这三个要素,可以提供车辆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
构成
空间部分
GPS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这些GPS工作卫星共同组成了GPS卫星星座,其中21颗为可用于导航的卫星,3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2恒星时。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可见,GPS定位系统卫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发射导航电文。
控制部分
GPS定位系统的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这些跟踪站又被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它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发布指令,当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替代失效的工作卫星工作;另外,主控站也具有监控站的功能。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注入到卫星中去。
用户部分
GPS定位系统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所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
以上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GPS定位系统。
特点
GPS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1全球定位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简称GPS。另外一种解释为G/s(GB per s)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