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模具简介.
双色成型实际上从二十年前就开始有了,
早期主要应用在电话按键上,主要为满足产品结构与外观的需要。
双色模一般分两类
1.
双材料 ; 2.双颜色
产品特点:
1.产品精度高,质量稳定.
2.结构强度好,耐久性佳.
3.配合间隙小,良好外观.
4.实现降低成本与作为复合部品提升附加价值.
基本原理:
双射成型主要以双射成型机两只料管配合两套模具按先后次序经两次成型制成双射产品.
工作步骤:
1.A原料经A料管射入1次成型模制成单射产品A.
2.经周期开模,产品A留于公模,成型机动模板旋转至B合模.
3.B原料经B料管射入2次成型模制成双射成品,开模顶出.
流行的模具设计方案:
采用公模相同,母模不同的两副模具.
平行架于双色机台上.
一个成型周期
只顶出一套模具的产品.
公模必定做一次旋转.
同时两副模具中必定有一
套为三板模,
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双色机台:
大多产自日本,台湾及德国.
如日精,
住友
华钦
富强鑫
百塑
难点:
1.
加工精度
2.
进胶位置的选择
3.结构设计(双材料)
(目前市场上双色模已经开始流行,并且由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省掉喷涂、镭雕、或印刷等后制程,日后肯定将是市场的潮流。
但是它在谷崧还刚刚起步,适用的双色注塑机台有住友“75T、130T、200T以及百塑200T”等型号。现依据目前双色模在设计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一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参照。
设计注意:
1、
Cavity side 的两个形状是不同的,分别成型1种产品;而Core
side 的两个形状完全一样。
2、模具的公、母模以中心旋转180o后,必须吻合,设计时必须做这个检查动作,而且在图面上必需注明是双射成形模具与导柱及模板的加工方式。
3、注意KO孔的位置,详细参照<<住友双色机台>>规格表。大的模具须适当增加KO孔的数量。
4、水路尽量设计跑天地侧,左右侧则母模侧可,公模侧因为有定位块的存在不大行的通。
5、模脚与下固定板之间要设计螺丝连接。
6、日系一般双射机台要求双射模装机台,一射天侧在上,二射天侧朝下,二射在操作侧。
7、三板模的胶口能设计成可以自动脱模动作;特别要注意软胶胶口的脱模动作是否可靠。
8、软胶的注道、流道、胶口要喷砂、咬花或放电处理,粗细大致相当VDI33左右。
9、对于一些成形字体的双射模具设计一定考虑设计挡胶与排气的问题,并在电极的用料与加工上都有要求。
10、在设计第二次注塑的CAVITY时,为了避免CAVITY插(或擦)伤次已经成型好的产品胶位,可以设计一部分避空。但是必须慎重考虑每一处封胶位的强度,即:在注塑中,是否会有在大的注塑压力下,塑胶发生变形,导致第二次注塑可能会有批锋产生的可能?
11、设计时,若有一次产品与二次母模靠破或插破,则次注塑成型的产品尺寸可以略大或者二次母模的钢料做预留(塑料材料不同则预留不同),以使它们的靠破更紧,以达到封胶的作用。
12、双射模在设计时要注意收缩率一般只乘一次侧的即可,不可使用两种收缩率。
13、注意在第二次注塑时,塑胶的流动是否会冲动次已经成型好的产品,使其胶位变形?如果有这个可能,一定要想办法改善。
14、在A、B板合模前,要注意母模Slider或Lifter是否会先复位而压坏产品?如此,必须想办法使在A、B板先合模,之后母模的SLIDER或LIFET才能复位,所以设计尽量采用母模侧加弹簧,及使用磁力开闭器,一般禁止使用机构或尼龙开闭器,从而增大AB板的合模阻力。
15、两CAVITY和CORE的水路排布尽量充分,并且均衡、一样。
16、绝大部分的情况是先注塑产品的硬胶部分,再注塑产品的软胶部分,因为软胶易变形,可承受的模温与本身的料温都较一般硬胶低些.。
17、为了使两种塑胶“粘”得更紧,要考虑材料之间的“粘性”以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
双色注塑有专门的TPU材料;而且模具表面越光滑,它们“粘‘得更紧。
18、注意公母模的定位;所有插破、靠破面的斜度落差尽量大些,要0.1mm以上,定位束子设计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