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镀铬/刷镀铬工艺
铸件(铸铁、铸钢)及镀铬电刷镀修复工艺
一、铸件电刷镀修复工艺
因铸铁、铸钢材料具有相似的成形工艺,在刷镀方法上相似,因此将其归纳为同类材料(从本质上讲,它们的成分、组织、结构或性能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说来,铸件有较多的铸造缺陷(缩孔、砂眼、偏析等),使用过的工件,在缺陷处残存有较多的污物(油渍等)。相对于铸钢而言,铸铁本身含有较多的渗碳体组织,因此铸铁件的电刷镀修复要更难一些。铸铁、铸钢的刷镀工艺与一般钢铁件没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差别仅在于前处理方法上。实践证明,保证铸件电刷镀修复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前处理工作是否到位,其修复工艺及主要工艺步骤说明如下: 有机溶剂去油(或加热去油) → 机械打磨 → 电净 → 水洗 → 2号活化 → 3号活化 → 水洗 → 镀底层(FJY底镍、或中性铜) →水洗 → 镀超厚镀层(FJY系列镀液,如厚镍及其合金、厚铜等) → 水洗 → 打磨至精度要求→ 检验 有机溶剂去油的作用是去掉残存在铸件缺陷处的污物。用脱脂棉蘸溶剂汽油或丙酮多次仔细清洗待镀面,直至脱脂棉上无污渍。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加热除油法进行水煮去油或烘烤。能否将油污去净,是决定铸件刷镀成败的关键。 如果在活化之后,仍发现工件表面有“断水”(water-breaking)现象,说明缺陷处的油污没能彻底去除,应重新进行除油处理。如果不经过再次除油处理而继续刷镀下去,很难保证镀层与基体有很高的结合强度。 此后的电刷镀工艺流程及其作用与钢铁零件的修复方法大致相同。 二、刷镀铬零件电刷镀修复工艺 有过铬面刷镀经历的科技工作者都知道,采用常规刷镀技术修复镀铬工件,成功率很低,甚至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因为在大气环境中,铬面上始终有一层附着力极强的氧化膜,而且氧化膜具有瞬时自修复特性,这层氧化膜的隔离作用是铬上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很差的根本原因。因此,能否彻底去掉铬面上的氧化膜并防止其再生,是解决镀铬工件刷镀成败的关键。 虽然很多技术资料中都提到过铬面活化液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但不具备实用价值。使用FJY系列电刷镀溶液中的“超能铬面活化液”,配以高结合力的“铬面底镍”,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不需要采用任何辅助措施,就能在镀铬面上再次电沉积出具有极高结合力的金属镀层,从而解决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广大科技工作者铬面刷镀难的问题。 铬面刷镀实践结果证明,采用FJY铬面刷镀液及推荐工艺,刷镀修复效果超过国内、外任何一家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 镀铬面上(铬面无破损)直接刷镀恢复加工超差的工艺及说明: 机械打磨 → 电净 → 水洗 → 铬面活化 → (不水洗) → 铬面底镍 → (水洗) →镀超厚镀层(FJY系列镀液,如厚镍及其合金、厚铜等) → 水洗 → 打磨 → 镀面层 → 修磨 → (镀仿铬镀层) → 检验 经铬面活化液活化后,不宜水洗,可以直接镀铬面底镍以提高镀层的结合强度。如果选用其它种类的底层,则需要水洗,否则会污染镀液。但是,长时间的水洗,可能会使活化后的铬面再次氧化,降低了活化效果,仍不能获得高质量的镀层。 镀铬工件(铬面有破损,基材为钢铁材料)刷镀修复工艺及说明: 机械打磨 → 电净 → 水洗 → 2号活化 → 水洗→ 3号活化 → 水洗 → 铬面活化 → (不水洗) → 铬面底镍 → (水洗) →镀超厚镀层(FJY系列镀液,如厚镍及其合金、厚铜等) → 水洗 → 打磨 → 镀面层 → 修磨 → (镀仿铬镀层) → 检验 对于表面有破损的镀铬工件,经过2号活化后会在镀铬层与基体的交界处产生一个台阶。如果镀铬面底镍后直接镀硬度较高的镀层(如镍及其合金等),台阶部分需要多次打磨才能实现平滑过渡;如果在镀完铬面底镍后镀FJY系列的高韧性铜,通过打磨来实现平滑过渡就很方便。 仅从镀层的使用性能上讲,FJY光亮镍基合金镀层与镀铬层的性能相差无几,都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从修复后滚筒的外观上看,修复面与原镀铬面之间有颜色上的差异。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镍基合金面上再镀一薄层铬。但是,目前可用的铬刷镀液都含有Cr6+,毒性大,沉积速度慢,镀厚能力低,结合力差。如果不特别强调滚筒外观的一致性,仅考虑修复后的使用效果,建议不要镀铬,否则,会降低修复效果,缩短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