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镀电源--电刷镀修复技术与冷焊修复技术比较
电刷镀修复技术与冷焊修复技术比较
一、电刷镀修复技术
前面依次介绍了不同维修技术的特点与不足。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可知,目前迫切需要一类快速、经济、环保、并在常温下能够得到与基体结合牢固(金属键结合)的新型零部件修复技术。
由于电刷镀维修技术可以在常温下就能实现刷镀层与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因此,在众多的现代维修方法中,电刷镀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修复磨损件、局部缺陷件的主要维修方法。
刷镀是一种不需要镀槽的常温快速电镀方法,改变镀液种类或操作参数,就可沉积出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金属镀层。由于镀层是以金属原子为基本单元在基体金属上规则堆积而成的,所以镀层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正是因为使用刷镀方法可以在修复部位获得结合力好、厚度大、微观结构致密、硬度范围宽的金属镀层,刷镀维修技术在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与推广,国内刷镀技术的发展甚至超过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如FJY系列快速、超厚、环保、多功能刷镀技术,在镀层沉积速度、镀层安全厚度、镀液稳定型、环保特性、刷镀修复工艺等方面出于国际地位。在刷镀电源实用性、功能性方面,FEIST可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实用型电源(镀锡专用电源、油缸修复轻便电源等)以及国际的镀层厚度实施显示电源等。
二、刷镀电源--离子液体催化金属冷焊修复技术
虽然越来越多的维修工作者开始利用电刷镀技术进行设备维修。由于待镀工件材质复杂、镀液品种繁多,也给刷镀操作人员制订刷镀工艺、选用刷镀溶液带来诸多烦恼。如果刷镀人员没有多年的认知与实践,很难充分发挥刷镀技术的长处。由于多数维修工作是修复磨损、拉伤、磕碰、超差的零部件,作为生产一线的维修人员,一直希望能有一种简单、实用、可靠的破损件修复技术。为此,西北工业大学在国内外研制成功了破损件快速修复技术——“离子液体催化金属冷焊快速修复技术”。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包括:
1 无热影响(无热应力、热变形、热裂纹等缺陷)。在近室温(50±25℃)形成焊层,对工件无不良热影响。
2 修复厚度大。不用经过中间加工处理,可一次冷焊1mm以上的涂层。
3 结合强度高。焊层与基体间为金属键结合,可用锉刀、油石、电动打磨机(如砂带磨)打磨,涂层与基体间平滑过渡。
4 修复速度快。填补1mm的凹坑大约需要8~10分钟。
5 特别适合修复大型基础件上(各种带孔壳体等)直径较小(60mm以下)深孔部位的磨损、加工超差。
6 其它方法难以修复的非旋转轴、孔零件,以及超差较大的平面。
7 焊层硬度高、耐磨性好。冷焊层为多元合金层,硬度与镀铬层相当。
8 耐蚀性好。焊层为镍基耐蚀合金,适合修复在潮湿(海洋)环境工作的零部件。
9 操作简便。对于钢铁(铸铁、碳钢、合金钢等)材质的零件,一套基本流程就可完成修复工作。
10 焊层厚度控制容易。允许边施工、边测量焊层厚度,直至厚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刷镀电源--电刷镀修复技术与冷焊修复技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