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厂电线电缆】电线电缆建厂容易入市难

建厂容易入市困难
虽然30多年来武汉二厂电线电缆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起来了,但凡是身历其境的人都知道,建厂容易,入市难。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和“与狼共舞”的市场环境中,有资格、有实力的大企业,凭着自身的优势,把一些中小企业收罗到自己旗下;而实力淡薄的中小企业也乐此不疲,甘愿作为大企业的附庸。其根本原因,就是新建厂的产品入市很难,工厂和产品的资质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双方一拍即合。那些攀不上大企业而自我苦斗的小企业,也只能在市场夹缝里游走。它们当中,有些已经成长为像模像样的正规企业,也有一部分却沦落为很不正规的小企业。
产品入市资质繁多
新建的或者扩建的电线电缆企业,之所以难以生存和发展,除了资金和社会环境之外,很大的难处是产品入市资格证书。各类电线电缆产品要想入市,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证书。220kV及以上超高电缆需要预鉴定试验报告;110kV高压电缆需要“两部鉴定”;中压电缆、控制电缆、架空绝缘电缆和钢芯铝绞线等需要生产许可证;建筑用低压电线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缆等需要3C认证。其他各种特种电缆,武汉二厂电线电缆也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证书。产品要进入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也需要提供规定的资质条件。
面对这些必须遵守的市场准入法则,有实力的企业能够轻而易举地满足要求,而对于势力单薄的企业,却成了一大难题,于是就使出"八仙过海"的本领,其中的获证手段在此不做赘述。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入市资格证书哪里来的
现在,从各地质监部门的产品抽检结果来看,产品不合格的企业的确主要是一些小型企业,但在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披露的信息中,都没有说"那是不正规企业所为"。有些产品不合格的小企业都能出示必要的产品入市资质证书,有些企业的资质资料还高的相当惊人,其光亮度不亚于大型企业。
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小企业的证书和检验报告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弄来的?是哪些部门颁发的?这也是一个心知肚明的问题。一个企业不论大小,只要它是正规登记注册的企业,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和产品资质证书,不论其内部状况如何,就不能说武汉二厂电线电缆是不正规企业。如果你知道它不正规,为何还发给它营业执照和产品资质证书呢?
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在电线电缆行业里,人们总是把中小企业看成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占全国电线电缆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群里,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小企业在玩火自焚、自掘坟墓。那种全国绝大部分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的说法是欠妥当的,是对全行业产品质量的基本否定,也是对绝大多数电线电缆企业的基本否定。当发现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时,应该先追查他们的资质证书的来历,从而挖掘出幕后放水的黑手,杜绝产品质量隐患,而对于无证企业要坚决依法取缔。
以罚款为目的的产品抽检为何盛行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成立了很多电线电缆质检中心,据说打着旗号的电线电缆质量检验监督机构至少有14家。在一个全国统一化的产业里,众多分散的质检机构,削弱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管权威和力度。国际上知名的质检机构从来没有如此分散和凌乱的。他们都是只有一个总部,下设很多分支机构,始终保持该机构的权威性。
从国内发生的企业和质监部门的处罚纠纷案件来看,在各行各业设置的众多的产品质检机构中,武汉二厂电线电缆有相当一部分质监机构是以罚款为目的而设立的。它们往往巴不得能查到企业产品不合格,从而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获取巨额罚款,为自己和部门创收。他们把企业当成了唐僧肉,想吃肉的时候就以各种名义下去检查。曾经有某机构的检查员喜形于色地说"嘿嘿,我今天又逮到一个企业",而不是说如何帮助企业进行整改。
整个电线电缆行业里的大小企业,都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噤若寒蝉,说不定哪天,如果对质监机构打点不周,被罚款的厄运就会来临。这是电线电缆行业应该破解的重要问题之一。
联 系 人: 林经理
电 话:
地 址: 武汉市西部工业区
公司网址: http://whecxl.ebdoor.com/
【武汉二厂电线电缆】电线电缆建厂容易入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