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欧米茄(Omega) 星座系列123.10.27.60.51.002手表

在生活中,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平日接触手表比较少的朋友在购表时总会问我,如何区分机械表与石英表。一般听到这个问题,我总会回答说,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你就看秒针吧,一秒跳一下的就是石英表,连续扫过表盘的就是机械表。虽然我心中知道这个回答并不准确,但在今天,机械式跳秒手表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迹,因此在99% 的情况下这一方法还是能直观地分辨石英表和机械表。
实际上,在上世纪中叶,不少品牌都推出过机械式跳秒手表。像劳力士、欧米茄、沛纳海都曾涉足这一领域,但不论哪个品牌的机械跳秒手表产量都不大,浅尝辄止,也都没有坚持下来。这其中原因有二,其一是随着石英表的普及,一秒一跳的秒针成了石英表的特点之一,机械表再做成跳秒没有太大意义,连续扫过表盘的秒针反而成为了机械表的标签(机械表的秒针通常在1 秒钟内跳动5 到10 下,因为速度很快,所以看上去如同连续扫过表盘);其二就是技术原因。
机械式跳秒手表的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为了达到跳秒的效果投入巨大,得不偿失。传统机械跳秒手表在机芯结构上与一般手表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在主要轮系外增加了一套跳秒使用的小轮系。这套跳秒轮系的外观不但醒目而且非常有特点,叫人一看便知。在跳秒手表的机芯中央,我们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擒纵轮和擒纵叉,它们就是跳秒的核心部件,这个大大的擒纵轮和擒纵叉可以计算发条和摆轮的摆动速度,并在一秒钟内储存并释放能量,带动手表的秒针一秒跳动一下。我找来了两款跳秒手表的机芯图片,一款是瑞宝的Sauterelle 跳秒手表,一款是DeBethune
的DB16 跳秒手表,两者的跳秒结构大同小异,从图片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位于机芯中央的巨大擒纵轮与擒纵叉,这就是机械式跳秒手表的代表性部件。
说完传统机械跳秒手表的结构后,我们就要看一看它的缺点了。机械跳秒的难点在于调校上,通俗地说,就是怎么计算好秒针一秒一跳,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如何恰恰在一秒钟完成。一旦调校不当,秒针就会乱跳一气。
另外,这种跳秒结构并不太可靠,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当年欧米茄就生产过一批跳秒手表输出到南美市场,结果大部分手表都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回收分解。
就像我每每向制表师提及跳秒手表时,他们总是无奈又遗憾地说道“这种东西图个新鲜,不好做、可靠性差、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