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景观石,湖北景观石的审美新见
在悠久的湖北景观石审美文化中,人们总结出了“瘦、透、漏、皱”四大审美标准。瘦,指石体苗条,呈迎风玉立之态;透,指石纹贯通,剔透笼络;漏,指大孔小穴,贯穿相套,有八面玲珑之感;皱,指石面褶皱起伏,千姿百态(白梅《奇石审美》)。这四大审美标准石针对湖北景观石而言的,可以说,它是我国传统的湖北景观石审美标准。
随着时代的前进,这四大传统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支撑现代人的赏石品味:传统标准的“瘦、透、漏、皱”,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提出的,缺乏动态的视角。石头的每一个面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石头每个面都是相互区别的,我们欣赏的正是这种变化,它能让人们惊叹又兴奋不已,在欣喜的同时又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一尊观赏石面面相似,那就成了一个规则的几何体,那又与石碑、石柱有何不同?另外,石头虽不能运动,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人是可以围绕石体运动的。每移动一个脚步便变换一个角度。脚步不停,静止的景象就会活动起来。正如卡通剧的制作,在没有施加人为作用之前,每个镜头都是静止存在的。只有施加了外界作用,所有的镜头才得以配合流动,从而使人物“活”起来。在赏石实践中,人们也并不是只从一个角度看,而往往是不断变换视角。因而,规定一个动态的标准是符合实际的。
湖北景观石一般是被置于园林之中,主要作点缀、装饰之用,也可作为园林中重要的布局和分割景点的素材。美观和实用是湖北景观石两大突出的作用。但是,也因为如此,景观石常被摆在园林中比较突出的位置。它不像其他一些观赏石摆在案台上,最有价值的一面朝向观者,其他的面即使姿色平庸甚至有残缺破损也无伤大局。湖北景观石要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能获得美感。因为它是被置于一个开放的空间里的。因此景观石要具备整体美观度。如果各个面都生动有趣,形态各异,而且都具备“瘦、透、漏、皱”四个方面的素质,那无疑将是一块上乘之作。所以好的湖北景观石,各个面都要在连贯统一中又体现各自的特色,这样才更有内涵和深度,而不会肤浅呆板。
总的来说,湖北景观石的传统审美标准还有失全面,对石体的变换和流转性有欠考虑,而更多的是从静态角度进行石体审美。那么,是不是能找到一个字,它既能完整的表达出变换、流转的意义,是一个动词,又能与“瘦、透、漏、皱”形成押运呢?目前为止,本人还未能找出这个字,可是我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标准本非某一人所定,如果您想到了合适的字眼,何不一起分享探讨呢?
赏湖北景观石在我国数千年前就已形成一门艺术。现代人对观赏石的欣赏品味却一直沿袭了古代的传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点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奇石艺术的深刻影响。然而,艺术理论是不断演变的,一旦停滞就意味着艺术资源——人类创造性思想的枯竭。因此,奇石审美的标准也应当与时俱进。一个奇石爱好者在追寻美的这条艺术道路上必然经历由肤浅到深刻的转变过程,对奇石的欣赏眼光也会逐步提高。很多奇石爱好者现在的收藏多为晚期藏品就是这个原因。作为个人的奇石爱好者是如此,作为整体的整个奇石收藏爱好界也是如此。只要不断普及,不断突破创新,中国的湖北景观石收藏爱好界终会在全世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