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唐三彩骆驮和马?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假作真时真亦假,现在存世的真真假假,又真又假的三彩,在鉴定时确实很难。又因为唐三彩烧制地点不一,胎质和釉色,造型和风格本身就各不相同,在鉴别时很可能假当作真,真又当作假。对民国初及近二十年的仿制品,应从胎、釉、形、神诸方面综合考虑,尤其是难以言传的“神”,是任何名匠高手都仿不了的。 胎——真品是陶胎,较为粗松,胎色呈白、白中闪黄或粉红色。近二十年新仿的是瓷胎,细腻致密,有些则用石膏加水泥制成,洁白或稍灰。 釉——真品釉层厚实,光泽柔和,釉色深沉,外观自然而古拙。由于长期水漫土蚀,釉面形成一种极细的无色纹片,纹片四边上翘与胎体略有分离。南方出土的唐三彩还可以见到水蚀而产生的银釉。民国初及近二十年所仿釉面晶亮,有大且不匀的纹片,纹片四周上翘现象。 施釉方法——唐代三彩采用刷釉方法,有的部位用不同底色,各种釉自然流淌、交融。因刷釉造成釉层厚薄不均,见微小露胎处。人佣的头部或足部,兽的足部和底盘露胎。近二十年仿制三彩采用喷釉方法,不同部位用不同釉色加重,形成套色,有人工痕迹,很少流淌。因喷釉,釉层均匀细腻,不见微小漏釉处。器物的各部分均满釉,不见露胎。 制作成型——唐三彩真品用模型、轮制并捏塑手制成型,同类产品大小不一,见刀痕和指痕。马、骆驼等动物的尾和身躯连在一起塑制,出土物常见损坏或残缺不全。 仿制三彩用模制或注浆成型,见胎浆流淌痕,产品规格大小统一。大件器物均分件成型,如马骆驼的尾部和身躯分别制作,烧成后再插入佣身臀部方孔。 真唐三彩土锈与原物结为一体,不易刮去,即使刮落也必带去釉胎。仿旧作品都经水洗或药品处理,有生硬和不自然处,与出土唐三彩真品经千年风霜的陈旧感,总有神气上的区别。 近年西安、洛阳由国家单位仿制的三彩在胎上打印记,比较容易识别。 真假三彩的识别以来理性认识能力,更以来实际积累经验,许多不可言传的诀窍,讲不出道理的直感往往更准确。
上海瓷器鉴定|专业瓷器鉴定公司;上海字画拍卖|字画拍卖公司
了解更多,请访问:http://yachangsh.ebdoor.com/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