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是市场热门商品。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2008年年产已达12.2万台。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消费超过60亿美元,台数超过10万台,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在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振兴等背景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数控机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3-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这必将带动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无疑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展望十二五,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我国机床工具工业在进入21世纪后连续8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全行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53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7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6%。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不到40%,提高到2008年的61%。其中数控机床发展迅速,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年产量从2000年的1.4万台,提高到2008年的12.2万台。2008年,我国机床总消费额194.4亿美元。我国已经连续4年在规模和产值上成为世界第三大机床生产国,连续7年成为世界机床进口国和世界大机床消费国。
全行业虽然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整个行业大而不强,产品还明显不足。目前国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虽然已经提高到61%,但是数控机床、数控机床部件、数控系统和刀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加快行业战略调整、加速产业升级已经是刻不容缓。
谈到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机床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数控机床和重型机床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中低档机床的影响很大,从机床协会对近200家重点企业调查中了解到,部分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由于销售回款减慢,预订货的合同预付款锐减等综合效应,使得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不少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产品市场急剧萎缩,库存增加,处于停产或半停产。
关键部件、配件决定着主机的发展
“三年规划”是继续2006年国务院8号文件《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之后,中央下发的第二个振兴装备制造业纲领性文件。根据《三年规划》的要求,结合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出,机床工具行业的三年振兴规划目标:经过三年的发展,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70%以上,其中数控机床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而现在我们的数控机床占有率是20%。
“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配套率,这个是制约机床主机发展的瓶颈。”吴柏林强调说,国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70%以上,数控机床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这个目标很艰巨。关键部件、配件决定着主机的发展,只有关键部件、配件发展上了水平,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提高了,才能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我国才能称得上是制造强国,目前还只是制造大国。
基础零部件的生产研发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短腿”。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陆续开始对我国采取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床行业的大部分利润要被进口零部件吃掉。为此,尽快解决关键、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是装备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吴柏林在向记者分析国内关键部件、配件的现状时指出,近年来我国机床部件生产企业规模发展迅速,技术进步也很快。但是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主要原因有:一是产业发展和过去的政治环境有关,过去国家支持程度不够,而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导致重主机、轻部件。二是,科研投入少、基础薄弱。比如,在一些关键部件领域,我们的一些企业也能做出来,但是他们是用普通机床做出高精度的功能部件,这些产品也能用在一些的数控机床上面,但是它的精度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不行,再加上原材料的问题和工艺水平问题。人家国外先进的部件能用三年不换,而国内的部件也许只能用到一年半就得换了。这也是造成国产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