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铝型门窗的历史
最早的直棂窗在汉墓和陶屋明器中就有,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逐渐被槛窗取代,但在民间建筑中仍有使用。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固定不能开启,因此功能和造型都受到限制。宋代起开关窗渐多,在类型和外观上都有很大发展。宋代大量使用格子窗,除方格之外还有球纹、古钱纹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宋代槛窗已适用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所以形式相仿,但只有格眼、腰花板和无障水板。支摘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于槛墙上,可分为二部,上部为支窗,下部为摘窗,两者面积相等。南方建筑因夏季需要较多通风,支窗面积较摘窗面积大一倍左右,窗格的纹样也很丰富。明、清时门窗式样基本承袭宋代做法,在清代中叶玻璃开始应用在门窗上。
我国现代建筑门窗是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以钢门窗为代表的金属门窗在我国已经有九十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当代建筑门窗发展的黄金时代,是1981~2001的二十年。1911年钢门窗传入中国,主要是来自英国、比利时、日本的产品,集中在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沿海口岸城市的"租借地"。 1925年我国上海民族工业开始小批量生产钢门窗,到新中国成立前,也只有20多间作坊式手工业小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钢门窗企业建起了较大的钢门窗生产基地,在工业建筑和部分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大力实施"以钢代木"的资源配置政策,全国掀起了推广钢门窗、钢脚手、钢模板(简称"三钢代木")的高潮,大大推进了钢门窗的发展。八十年代是传统钢门窗的全盛时期,市场占有率一度(1989年)达到70%。铝合金门窗七十年代传入我国,但是仅在外国驻华使馆及少数涉外工程中使用。 而随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深入发展并取得成效,铝门窗系列也由八十年代初的4个品种、8个系列,发展到40多个品种、200多个系列,形成较为发达的铝门窗产品体系,确立了支柱产品地位。
东莞铝型门窗的作用
作用之一: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用之二:
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作用之三:
现在很多人都装双层玻璃的门窗,除了能增强保温的效果,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隔音,城市的繁华,居住密集,交通发达,隔音的效果愈来愈受人们青睐。
东莞铝型门窗的材料
1、木:加工修理方便、挡光较多、保温性能优、实木易变形、木窗用集成材
2、钢:标准钢窗料(实腹、空腹)坚固耐久、防火、挡光少、经济、维护不好易锈蚀、保温性能差。
3、不锈钢:装饰效果优异、不生锈、造价高
4、铝合金:挤压成型、装饰效果好、保温差、耗能高.。
5、塑钢: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
6、断桥铝:有穿条和注胶两种形式、节能隔热、坚固美观。
7、玻璃:常用于制作室内隔断,无框地弹门等。
8、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具有质轻、高强、防腐、保温、绝缘、隔音等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