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源
琉璃古称“溜离”或“云药玻璃”,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便把琉璃作为装饰品。北魏时,琉璃开始应用于建筑。隋唐时起琉璃瓦的使用增多,到宋代已出现殿顶铺满琉璃的建筑。
北京的宫殿、园林和寺庙建筑对琉璃的需求量很大。随着琉璃烧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琉璃建筑构件的形式和颜色也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琉璃建筑构件的颜色已经有了明显的等级区分,清朝时对琉璃瓦的使用还有明确的定制。
清朝灭亡后,琉璃瓦仍然在一些建筑中使用,如中山陵、建国初期北京的十大建筑等,只是在颜色选择上已不再遵守皇朝时期的律令。如今,琉璃瓦已经从封建帝王的房檐上降下,点缀着普通建筑的屋顶和墙头。
■
瓦色细读
冷暖色与上层建筑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古代琉璃瓦的颜色首先象征着等级,那时官式建筑中才能用琉璃瓦,而且必须是在一定的等级之上。在紫禁城中,琉璃瓦多是黄色的,而宫墙、宫殿的屋身多是红色的,这样紫禁城就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要色彩。
从色彩角度讲,红、黄都是暖色调,放在北方是非常合适的。强烈的红色和黄色在北方的大背景下会显得很突出,很隆重。当然,纯粹的黄色和红色搭配起来是不行的,房檐下还有额枋和青绿彩画是冷色调的,显得比较深沉,能在宫殿的黄色和红色之间起到过渡作用。
额枋处在阴影之中,如果阴影中用暖色调比如红色的话,这种颜色在视觉上就会跳出来,从而使檐口不能形成往里凹的效果。额枋只有用冷色调才能使檐口退进去,使看起来很美观。可以说,紫禁城的宫殿建筑是很讲究色彩搭配的。
■
实用功能
琉璃釉性能多多
●齐鸿浩,北京市门头沟区文管所所长
琉璃瓦不仅具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可以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它在建筑中的实用功能也是巨大的。在建筑中最初使用琉璃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其实用功能。
北魏以前的屋面多是用布瓦覆盖的,布瓦质地粗糙,吸水率很高,下小雨还没事,雨水多了,布瓦吸透水还会往下漏,而且布瓦吸水后重量会增加,建筑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宫殿建筑跨度增大时这种缺陷越来越明显。
琉璃瓦与之相比虽然重量大,但涂有琉璃釉,表面十分光洁,下雨时不会吸水,雨水可以很好地排出屋顶,这样雨后屋顶的负荷不会增加,保证了屋顶重量的稳定,也解决了屋顶漏雨的问题。正是因为它的这种优良性能,琉璃瓦才会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古代建筑中。琉璃瓦加颜色开始应该是为了美观,渐渐地才形成了等级的区分。
■
屋顶别解
厕所铺琉璃瓦——臭美
●赵书,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
世界几个文化圈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欧洲是“A”形的,他们的文化和思维形式基本是直线条的;阿拉伯可以说是“2”形的,像他们的许多建筑都是上面是圆的,下面是直线的,几何穿插在他们的文化之中;中国则是“人”形的,是曲线的,这是我们文化的审美心理。
在建筑方面,中国有三大瑰宝:牌楼、影壁和宝塔。中国历史上不像欧洲,很少用街头雕塑,牌楼、影壁和宝塔就弥补了这种整体建筑布局上的不足,这些建筑配上琉璃,就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我觉得形式美是一种对立统一,它体现的是和谐。现在我们将琉璃瓦用于建筑一定要慎重,不能滥用,要跟地位相合适。过去北京城大部分都是灰瓦,故宫的黄色琉璃瓦才显得庄严、高贵。如果到处都是黄琉璃瓦,黄色也就不再显得高贵了。像现在有的地方把琉璃瓦铺在厕所上,这就不是美,而是臭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