镨,原子序数 59,原子量140.90765,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绿色”。1841年瑞典化学家莫桑德尔从铈土中得到镨、钕的混合物;1885年奥地利的韦耳斯拔从中分离出绿色的镨盐和玫瑰色的钕盐,确定它们是两种新元素。镨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00553%,常于其它稀土元素共生于许多矿物中。天然稳定同位素只有镨141。
镨是一种银白色的,中等柔软的金属元素,是镧系元素,在空气中抗腐蚀能力比镧、铈、钕和铕都要强,但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一层易碎的绿色氧化物,所以纯镨必须在矿物油或密封塑料中保存。镨的熔点931°C,沸点3512°C,密度6.773克/厘米³。镨在
镨
空气中缓慢形成绿色易碎氧化物层;镨通常以三价氧化态存在。三氧化二镨可用于制造优良的高温陶瓷材料,也用于制造绿色的镨玻璃;镨在石油化工方面可用作催化剂。
名称由来 镨的名称 Praseodymium 来源于希腊语词prasios(绿色)和didymos(成对的)。1841年发现镧的瑞典化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莫散德从含镧的矿物中分离出一种稀有的didymium土,1874年瑞典地质学家波·提奥多·克莱夫证实了didymium土实际是两种元素的混合物。1879年, 勒考·德·布瓦包得兰从铌钇矿(samarskite) 中取
耐温优质镨黄
得的didymium 土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钐,因此取名(praseodymium)。 直到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 C·F·奥尔·冯·韦耳斯拔男爵才成功地将didymium土分离为镨和钕。两种元素的金属盐的颜色不同。
自莫桑德尔先后发现镧、铒和铽以后,各国化学家特别注意从已发现的稀土元素去分离新的元素。在发现钐和钆的同一时期里,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韦尔塞巴赫从didymium(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中分离出两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一种被命名为preseodidymium,后来被简化为praseodymium,元素符号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