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袋即香荷包,一般专用米盛香料作饰物。也称 “香囊”、“香桶”等。香袋与琼瑶、玉环、香帕等,为古代人重要的佩饰之一。盛香料的小袋子。古时人们常佩带在身上,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
用绸缎缝制的香袋,一般装有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等中药香料。香袋中所用的这些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香袋可以提神的原理是因为通过香袋中独特的中药香气作用于大脑或者是鼻黏膜,达到调节神经系统,使人精神振奋。据研究香袋中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量提高,它含量的提高使得病毒在鼻粘膜及呼吸道粘膜上不易存活,从而使人们患感冒的机会大大降低。
香袋,晋南的以缝制人物、动物为主,以串带之,布老虎踩着蛇、蝎子、壁虎、癞蛤蟆、千爪虫、蜈蚣五毒虫,形象生动,足乱其真,色彩艳丽,红里透鲜,以闻喜、新绛、稷山、万荣、永济为代表。晋中地区的香袋,多用彩色丝线编织成菱形、方形和三角形等色样,称香荷包,还有供小孩玩的丝线缠绕的色轮,其形状与花纹式样或色调都至为精彩,装饰颇得情趣,以祁县、汾阳、介休为代表。晋北的香袋多以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瓜果、菜蔬、花草虫鸟为题材,简炼大方、夸张变形,以怀仁、左云、山阴县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