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昕)7月1日起,惠州市将按照省物价局公布的阶梯电价方案执行新的电价!根据调整后的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的电量分档划分为夏季标准(5月-10月)和非夏季标准,其中,档电量分别为260度和200度,也就是说,从下月开始,居民用电如果超标,就得要多交钱了。
用电若超标,每度涨3角
5月16日,省物价局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会后,省物价局按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有关规定,认真研究了听证会参加人和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修改和完善了阶梯电价实施方案。
调整后的实施方案,结合广东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空调用电量较大的情况,采纳多数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采用了体现季节性因素的第二方案,并将阶梯电价的电量分档划分为夏季标准和非夏季标准。以惠州为例,夏季标准(5月-10月)档电量为每户每月0-26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不作调整,即按照现行的居民电价0.65元/度执行;第二档电量每户每月260-600度,电费从0.65元/度涨至0.7元/度(每度上涨0.05元);若用电超过600度,电价则涨至0.95元/度(每度上涨0.30元)。同时,非夏季标准(11月——次年4月)档电量为每户每月0-20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不作调整,也按照现行的居民电价0.65元/度执行;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月201-400度,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而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月401度以上,其电价每度加价0.30元。加价幅度与夏季标准相同。
阶梯电价限“一户一表”,合表用户电价降1.01分
据了解,本次居民阶梯电价实施范围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鉴于现实中仍有不少居民用电未实现抄表到户,为此,根据实施方案,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如学校等),暂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其提价标准从原听证方案的每千瓦时4.71分调整为3.7分,降低了1.01分。同时,对全省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设置15度免费用电基数,采用“即征即退”的方式,由供电企业在抄表收费时直接扣减,另外,使用预付费电能表的居民用户,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前,可按购电量以年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其他“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前,应按供电企业抄表周期执行阶梯电价。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电价改革中,省物价局只将电价高于0.7元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云浮等5市的电价统一降低到0.70元/度,并没有考虑对其他地区电价进行调整,由此,惠州仍按照现有的档居民电价0.65元/度执行,不过,相比珠三角地区其他8个市,广州、东莞为0.61元/度,佛山、江门为0.62元/度,珠海为0.63元/度,中山为0.64元/度,仅肇庆的0.7元/度高于惠州。
让电表成“放心表”
电能计量天天查
■相关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昕 通讯员/何文浩)早上8时半,带着检测工具和校验记事本,惠州供电局计量班每班8人的队伍便开始了一天走街串巷的工作,而他们所做的正是保障全市所有用户电费计量的准确。
“电能表,俗称‘电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计量器具,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用电的切身利益,我们的计量工作就相当于电能买卖的‘一杆称’,天天都要做,马虎不得。”计量班的陈班长告诉记者,表计管理和终端运行维护工作关系到全市用户用电和电费,他们一个班8个人,负责全市用电量前500名的客户电能表管理,除了下雨等不能作业的天气,班里的同事天天都要上门校验,一天大约要跑几百公里。
陈班长说,他们会每半年对所负责的用电客户上门校验一次,并拍照做备案,将相关数据进行存档,每次去校验时都要拿出来做对比,如果电能表无功值超过了正负0.5%,有功值超过了正负2%,这就说明电能表有问题了,需要重新校准。陈班长表示,如果工作进展顺利的话,他们一天可以校验5、6部电能表,而除了他所在的计量班外,惠州全市还有5个班的工作人员在做着和他们类似的工作,这其中就包括126座变电站、51座1000kVA及以上水电站的计量装置、采集终端及配套的通信通道校验,并进行验收、运行维护、改造等。
此外,为保证每个电表都是“放心表”,除了每半年的定期校验外,供电部门还执行了严格的到货验收、首检、在运行电表的抽检制度,要求普通家庭用户使用的单相或三相二级电表误差值小于2%,抽检不合格的,将会整批退回厂家,平均每月要完成3万个计表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