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品牌建设
以“大品牌”思路,做强华策影视公司主体品牌,实现品牌传播的差异化营销。妥善做好公司品牌、子公司品牌以及产品品牌的分层次统筹规划,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品牌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继续围绕影视项目带动品牌推广,借助精品电视剧、电影大片、旗舰影院等加大力度进行重点宣传,将公司品牌与享有公众知名度的影视项目深度捆绑,凸显公司的创新实力;另一方面,梳理公司品牌传播的路径与接触点,通过在关键的接触点渗透公司的形象宣传,创新电影产品对公司品牌营销的力度和创意,将企业文化建设、广告、产品营销与公关等与品牌建设密切结合,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此外,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及行业一些重要荣誉的申报和维护,提升推广的高度。
建立品牌体系,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索建立涵盖版权申请、保护、管理、转让、授权等系列品牌运作体系,做强品牌的内核。
二、资源整合,迈向产业化
1、加速“华策·华语影视军团”的建立
公司计划通过有力整合两岸三地编剧、导演在海内外市场的优势,实现资源化、品牌化、发行网络化,扩大公司影视节目在国内、外市场和新媒体市场的影响力。
2、以内容为主导的资源整合
公司将采取包括战略合作、股权投资、资产收购等在内的各种方式整合相关团队、资产,进一步扩大公司制作能力、丰富产品类型。以影视剧内容为基础,开拓其他形式的内容产品,从专业的内容制作、发行商逐渐发展为的综合性内容运营平台。
同时,公司还计划利用现有品牌、资源优势,以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方式拓展影视拍摄基地、影视文化培训等业务。
3、通过搭建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实现影视产业化
影视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产业化阶段,作为一家文创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做大做强,我们将通过外延式的扩张来努力实现向平台化方向转型升级。
为了打造中外影视产业资源聚集平台,公司正在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局、杭州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筹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项目。在实验区我们将逐步构建创意创作、文化外贸、交易传播、配套服务、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六大平台体系,通过产业的集聚,在影视内容生产中创造出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成为国际优质影视产业资源集聚和创作生产的重要平台,形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最终建成中国影视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力的集聚区。
三、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
文化创作产业以人为主,华策目前的公司团队和战略合作团队是一支非常并具有相当创作力和市场战斗力的团队。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将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通过行业交流、研讨、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团队战斗力。
同时,公司将进行培训体系化运作,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建立内部培训师体制,做到 培训需求定位明确、评估到位、跟踪及时,并通过实施“雏鹰”、“飞鹰”、“精鹰”系列培训计划,建立一套自主培养核心岗位人才的实用教材和培养体系,使培训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贡献。将公司建设为影视行业团队和人才共同发展、共赢合作的平台。
四、加强海外、港台、内地等联络处的布局
公司已在北京、深圳、台湾、香港等地建立联络处,以利于快捷整合各类行业资源,推动业务快速发展,同时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公司将继续坚持推进文化产品“走出去”、海外的影视作品引进来,通过国际业务交流、合作,提升公司整体经营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五、搭建信息化平台
在信息化资源规划的基础上,以软件建设、机制建设、培训宣导为三个层面,本着先搭框架,打好基础,由浅入深,逐步完善的思路,先形成涵盖行业资讯、业务资讯、知识库信息等职能域的资讯信息系统,此后逐步形成涵盖财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和制作动态信息在内的综合的信息系统,最后构建全方位的信息集成、整理分析、传输分发、管理利用、反馈转化的信息互动平台和系统,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六、建立新技术研发中心
影视文化产业对各种新技术、高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容创作的动画技术、3D 技术、画面色彩处理、音效处理、高清技术等技术创新面临许多新挑战,公司将通过成立专门团队进行研讨、研发、服务,提高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为公司制作更优质的影视剧产品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