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流国际陶瓷展柜城里,面积不小的艺术陶瓷展柜展厅装潢得古色古香,展柜里艺术瓷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个以日用陶瓷交易为主的陶瓷城里,艺术瓷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
而其他展厅的日用陶瓷展柜也设计得美轮美奂,日用陶瓷艺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北流陶瓷正在让艺术“生根发芽”。
艺术陶瓷脱颖而出
炫目的灯光下,一座座瓷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等,还有难得一见的珐琅彩、釉下五彩、青花瓷等,质地细腻,瓷面晶莹润泽。瓶上的图案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每一座都价值不菲。
展厅中,一座价值30多万元的红玉红瓷引起大家的关注。它选用上等精细素瓷,将珐琅彩、重彩等多种装饰结合在一起,生产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北流陶瓷展柜连续多届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赠与外宾,但当时北流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瓷生产企业,我们意识到了开拓艺术瓷市场的紧迫性。”作为一家陶瓷公司副总裁的陈梅告诉记者,早在1996年,公司就看到了发展艺术瓷的前景,但发展计划一直搁浅。直到2009年,这家北流的陶瓷企业成立了艺术瓷研发项目组,聚集市场开发、技术研究、设计创新等人才,正式向艺术瓷市场进军。
“如果没有上面的书画,这些瓷器可能只值数百元,但加上名家字画,就可能值上万元。”陈梅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批量复制陶瓷展柜的利润远远不如艺术陶瓷的附加值空间大。所以,开拓艺术陶瓷市场,或者将日用陶瓷艺术化,成为日用陶瓷企业发展的一条途径。
“网罗”天下艺术大师
陶瓷展柜城的展厅里有一排“名家工作室”,从正门进入,直接就看到许国胜的工作室。许国胜,来自景德镇的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是“名家工作室”特邀大师之一。记者来时,他一手捧着素胚,一手拿着画笔在安静地作画。这是一只釉下彩,画的是荷花和桂鱼,取名《和为贵》,表达一种良好的意愿。
许国胜告诉记者,他是次到北流,参观当地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后欣然同意加入“名家工作室”。除了许国胜,“名家工作室”还汇聚了中国陶瓷展柜艺术大师周益军、朱占平、蔡秋权及广西本土艺术名家,可谓“众星云集”。
在发展艺术陶瓷展柜的过程中,大师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北流陶瓷企业主要采取“产品+大师”的运作办法,成功“网罗”了国内一批知名陶瓷展柜艺术大师加盟。除了大师进行器形设计和创意外,还有“成品+大师作品”直接嫁接,这样的模式补齐了企业自有人才培养的“短板”,也将大师的作品实现了产业化。3年来,北流艺术陶瓷展柜依靠这种模式,推出集“名家、名瓷、名画、广西的名山名水”元素于一体的艺术瓷2000多个品种,年产量在1万个左右。
许国胜告诉记者,艺术瓷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牢牢打好艺术基础,同时收藏家也需要时间来对产品积累认可度。目前来看,北流的艺术瓷与景德镇的相比,品牌差距还很大。
“北流的陶瓷展柜工艺制造艺术陶瓷完全没有问题,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大师,这是关键。”许国胜说。
培养本土艺术人才
如果说邀请大师加盟名家工作室是一条捷径,那实属无奈。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师不是短时间可以炼成,因为太贵,全职引进来也不现实。目前北流请进来的大师大多属于特邀,这样的合作方式达到了双赢目的……”
目前,北流也在着力培养自己的艺术人才,有20人被送往艺术院校进行深造,他们希望培养出自己的的陶瓷艺术大师。另外,大师每一次的到来对北流本土艺术人才来说,都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学习。
在北流的艺术人才中,周锐昌和黎桂芳是脱颖而出的两名年轻人,他们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的瓶子已经能售出3600元的高价。现在,他们是市级工艺美术师,4年后才能申报省级工艺美术师,要成为全国级别的大师,需要时间的磨炼。
在人才的培养上,许国胜认为,艺术陶瓷发展至今,作为大师要吃透中西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涵义。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如何创作出把民族工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起来的作品。
陈梅告诉记者:“艺术陶瓷作为一种家居装饰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再加上社会对礼品的需求,艺术陶瓷的市场将会越来越繁荣和广阔。这些年,北流一些企业在艺术陶瓷上投入很大,把艺术瓷作为一项发展目标,制定长远规划,不断培养艺术人才,将艺术瓷发展成为企业的一种品牌。”(记者 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