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不仅能够架构空间秩序、传递信息, 为人们带来便利, 还能有效地改变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形象。同时, 公共环境标识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公共设施, 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在我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建设日益繁荣。一方面, 城市环境的日新月异, 使城市功能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另一方面, 人口的高度密集、交通的复杂拥挤、商业的无序膨胀, 又使城市的公共环境日益繁乱, 给人们的居住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和设置, 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 虽然各种环境标识在城市建设中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在规划的整体性、设计观念的更新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设计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滞后于我们城市的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设计水平较低
我国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目前依然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 在设计领域中还不够专业, 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一些城市的标识导向系统还仅仅停留在“能够说明问题”的程度之内, 而对于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以及表现材料的研究等, 不论是管理者、使用者还是设计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一些医院的标识系统, 并没有根据不同的部门、性质来制定适合的标识形式、色彩和尺度等, 从而导致识别性较差, 为患者及其亲友造成了一定的行为障碍和心理障碍。再有我国的交通标识系统, 虽然形式上经过了整体规划, 但其制作粗糙、容易损坏, 而且设置也很不规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
1.2 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
我国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某个城市旅游却很难找到公共厕所; 在繁华的购物中心几乎被杂乱无章的各类广告弄得晕头转向。例如,在现代化的北京西客站乘车处处都感到不便, 与首都的形象极不相称。不难看出, 在当今的现代城市环境中, 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传达系统, 这不仅是认知传播的障碍, 也不仅是生活行为的障碍, 更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障碍。统一化、规范化的标识形象, 无疑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
1.3 忽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进行设计时, 忽视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不考虑城市的形象定位、发展前景以及和周围特定环境的协调, 甚至是一味地模仿西方的现代文明。例如历史古城西安, 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基本上找不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子, 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