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原理及构造要求
(1) 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见图lA411032-1。第I阶段:M很小,混凝土、钢筋都处在弹性工作阶段。第1阶段结束时拉区混凝土到达ft,混凝土开裂。 第Ⅱ阶段:M增大,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渐退出工作。中和轴上移。压区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压应变呈曲线,应力刚到达屈服时,Ⅱ阶段结束。此阶段梁带裂缝工作,这个阶段是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应力不再增加。应变迅速增大,混凝土裂缝上移。中和轴迅速上升,混凝土压区高度减小,梁的挠度急剧增大。当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梁即破坏。第Ⅲ阶段是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的依据。例题:在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原理及构造要求中,关于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作为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的阶段是( )。A、第I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D、第Ⅳ阶段答案:B分析: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见图lA411032-1。第Ⅱ阶段:M增大,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渐退出工作。中和轴上移。压区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压应变呈曲线,应力刚到达屈服时,Ⅱ阶段结束。此阶段梁带裂缝工作,这个阶段是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 (2)梁的正截面受力简图,见图1A411032-2。http://xtxsd.ebdoor.com/Products/27286842.aspx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是依靠上述第Ⅲ阶段的截面受力状态建立的。为了简化计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用一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代替。同时引入了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及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假定。例题:在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原理及构造要求中,关于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是依靠( )的截面受力状态建立的。A、第I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D、第Ⅳ阶段答案:C分析: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见图lA411032-1。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应力不再增加。应变迅速增大,混凝土裂缝上移。中和轴迅速上升,混凝土压区高度减小,梁的挠度急剧增大。当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梁即破坏。第Ⅲ阶段是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的依据。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是依靠上述第Ⅲ阶段的截面受力状态建立的。1A411033 连续混凝土梁、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构造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把材料看成弹性的,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考虑荷载的不利组合,计算内力,画出包络图,进行配筋计算。 均布荷载下,等跨连续板和连续次梁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允许支座出现塑性铰,将支座截面的负弯矩调低,即减少负弯矩,调整的幅度,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负弯矩计算负筋。钢筋的截断位置按规范要求截断。例题:关于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A、主梁、次梁和板都应按弹性理论计算B、主梁、次梁和板都可按塑性理论计算C、主梁应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D、主梁、次梁都应按弹性理论计算,只有板可考虑按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答案:C分析: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