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上汽集团“年整车销量突破400万辆暨整体上市揭牌仪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大会,并亲自为整体上市后的新公司揭牌。
上汽集团是继上港集团(600018)之后,第二家实现由上海国资委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根据上海国企改革确立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上海九成以上的市属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根据上汽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原上汽集团旗下包括供应零部件业务、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的16家公司,净资产的评估值合计人民币29,118,756,830.05元,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实现超过99%资产上市。
为了体现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及规模变化,上海汽车公司简称变更为“上汽集团”,全称和证券代码不变。
通过此次重组,零部件业务和服务贸易板块进入新上汽集团,使上市公司业务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这是为了让公司开辟新的更广阔的赢利空间,增强上市公司中长期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上汽集团财务总监谷峰分析称。
招商证券(600999)分析师汪刘胜对此的评价是:“上海国资委直接控股,上海汽车证券化率提高后的机制将更加灵活。”
由于机构普遍看好上汽整体上市后前景, “上海汽车”连续两个交易日呈现上涨行情,2011年12月30日,上海汽车报收于14.14元,当日涨幅1.87%。
上海汽车的重组是上海国资大规模证券化计划的步。“上汽的模式未来将成为上海国资整体上市的参考模板之一。”一位上海国资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11年12月30日——新公司揭牌当天,韩正对上汽集团提出了两个目标:“上汽要加快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建立起符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发展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排头兵和表率。”
上海汽车整体上市的脚步非常迅速。从去年2月份停牌到去年8月2日重组审核委员会过会,上汽集团整天上市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因为重组成绩突出,去年12月20日,上汽集团还获得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典型并购重组案例奖。
上海国资直接控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顶着集团的“空壳”,即集团仍然保留,但业务全部进入上市公司;二是由国资控股的国有平台来控股上市公司;第三种模式,就是集团注销,由上海国资委直接
控股。上汽集团采取的就是第三种模式。目前上汽集团已被“空壳”化,集团资产将逐渐移交上海国资委,最终真正实现去集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