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穿戴式装置。近来穿戴式装置的兴起,不仅已开始吸引半导体大厂积极投身此战场布局,也已经预计将对电子产品造成两极化发展。
今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穿戴式装置。近来穿戴式装置的兴起,不仅已开始吸引半导体大厂积极投身此战场布局,也已经预计将对电子产品造成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走向普及与利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方向。
工研院IEK电子组经理侯钧元指出,穿戴式装置其实也并非今日才有相关应用,事实上早在20年前,美国国防研究机构DARPA便开始研究将穿戴式装置应用在国防领域。而五年前,欧美国家开始发展穿戴式智慧人身辅具,来辅助人类机能障碍。到了三年前的智慧手机大量普及,也引发了新创公司才开始投入智慧手表的研发,进而获得许多科技先驱者之青睐。
穿戴式装置的议题,在今年随着智慧手机普及,许多大厂包括Sony、Samsung、Google等陆续正式发表穿戴式装置后,市场才逐渐意识到,目前可能正是发展的好时机。但实际上,技术上的成熟,不代表市场就得买单。分析目前穿戴式装置的发展,可以清楚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以传统资讯装置思维的左派(如智慧眼镜与手表等),一个则是类似电影般先进且未知的右派。
左派的厂商,希望其所推出的产品,未来能够像智慧手机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普及,并带来庞大商机。而右派说穿了,其实就是各种不同的利基市场。根据IEK的研究,穿戴装置在利基市场的商机,很有可能高过消费性市场,也就是形成所谓的“长尾市场”型态。
侯钧元认为,智慧眼镜及智慧手表是两个最有可能出现标准之装置型态。原因在于眼镜与手表都具有显示萤幕,比起只能侦测生理数据的配戴式或穿着式装置更有优势,且拥有足够的输出与输入元件来整合人机互动技术。这其中以智慧眼镜的发展潜力。尽管智慧眼镜将伴随着隐私权问题,但一般认为影响应该有限。
事实上,穿戴装置的发展潜力庞大,足以改变整个产业乃至于所有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但这样的愿景距离现在仍然非常远,在中短期的发展上,各种利基市场是比较值得发展的方向。而消费性市场的成功关键,则在于智慧眼镜与智慧手表何时能出现标准平台、穿戴装置适用之人机互动技术何时能获得使用者接受,以及厂商何时能跳脱传统思维,不再以手机配件的逻辑去思考穿戴装置,而是善用手机的资源,并开发出唯有穿戴装置才能提供之杀手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