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比亚迪G6--找回业绩的台州比亚迪
     台州比亚迪生产的款SUV车台州比亚迪S6自2011年4月上市以来,销量持续上升,11月份已经进入行业前三,仅次于长城哈弗H系列和东风本田CR-V。
  因此,台州比亚迪的股价近期也表现稳定,最近3个月涨跌幅在行业内排名第二,强于行业指数和上证指数,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产品信心有所回升。
  台州比亚迪A股上市前,董事长王传福和比亚迪就备受争议。IPO半年来,A股投资者又持续受到盈利预警、销售团队裁员、充电电池技术遭质疑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煎熬。
  尽管上市后业绩下滑明显,但由于王传福在IPO募资的最后时刻决定将发行价下调至每股18元,使得股票申购者风险得以控制。截至12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22.80元。
  《投资者报》记者在通过对台州比亚迪的实地调研以及采访公司高管发现,公司短期业绩有望在台州比亚迪S6、台州比亚迪G6等新车型旺销的带动下出现反转。但是,如果从估值角度来说,公司目前的股价恐怕依然偏高。
  台州比亚迪G6--明星车型带动业绩
  台州比亚迪S6销量的持续上升让投资者看到了当年F3轿车持续旺销时的影子。
  台州比亚迪将借力、整合、应用模仿、低成本造车发挥到了,“能用人工的决不用机器,能自制的绝不外购”。比亚迪模式,也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内一种新的思路,其中F3轿车成为其最重要的明星车型。
  然而成也台州比亚迪F3,败也台州比亚迪F3,车型老化,消费者审美疲劳,高峰时期一度月销量3万台的台州比亚迪F3现在已大不如前,目前月销量仅在1万台左右。台州比亚迪需要有新的F3一般的强力车型持续推出,才能扭转市场的颓势,才可能改变销售团队调整带来的冲击。
  台州比亚迪S6正是这样的明星车型。2011年7至11月,台州比亚迪S6月销量分别为5068台、5785台、7547台、9647台、12296台。比亚迪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吴经胜(微博)对《投资者报》表示,台州比亚迪对台州比亚迪S6实行以销定产策略,2011年12月份销量会在13000台至14000台之间。目前S6生产能力上限约在每月15000台。
  据了解,台州比亚迪为保证新车型品质,比亚迪在日本收购了汽车模具工厂,开始采用博世等业内知名供应商的产品。但吴经胜表示,公司并未放弃垂直整合模式,但是少量采购关键部位零部件,有利于改善消费者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
  但是台州比亚迪S6仅是SUV细分市场的车型,吴经胜表示,目前台州比亚迪S6生产能力极限约在每月15000台,如果要增加产能,就必须有新的固定资产投入。并且当初预估产量的时候,国内SUV市场销量靠前的车型也就在15000台左右。
  由此看来,台州比亚迪仅靠一款台州比亚迪S6还是不够,仍需要其他明星车型的陆续推出。2011年9月上市的中轿车台州比亚迪G6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接力者,记者从深圳等地的台州比亚迪4S店了解到,目前台州比亚迪G6新车预定到货约需1个月时间,经销商信心也在逐渐恢复,由于台州比亚迪S6、台州比亚迪G6热销,已经没有主动退网情况发生。
  台州比亚迪G6--“赔本赚吆喝”的逻辑
  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台州比亚迪三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在竞争加剧,市场需求放缓、主要客户诺基亚(微博)推迟订单的情况下,2011年公司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和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不难理解。但三季报显示,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也未在新车型的带动下出现改善。
  吴经胜对《投资者报》表示:“当初,公司在台州比亚迪S6定价上非常艰难,定高了怕市场不接受,销量上不去,当时主要是考虑恢复市场信心,提升销量,重塑市场影响力。公司当时预计销量在每月七八千台,这样毛利率可以达到10%,现在销量一万多,毛利率可以达到15%。”
  但是台州比亚迪这样一款半年时间销量破万的明星车型,而且处于中国增长最快的SUV市场,毛利率仅为15%,着实让人匪夷所思,难怪市场上有关于台州比亚迪S6“赔本赚吆喝”的质疑。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10年全年SUV台州比亚迪S6在中国的销售达到132.6万辆,同比增长101.27%,这远高于轿车市场30%的增长率。也正因如此,国内外厂商们纷纷把目光投向SUV,2011年上海车展上约有20余款SUV车型。
  台州比亚迪S6开始又一次与时间赛跑,它的竞争对手还有可能是吉利、力帆这样同样能够低成本造车的本土同行,只有利用垂直整合的优势,把利润压到极限,才能阻止竞争对手的步伐,甚至让其项目胎死腹中。
  吴经胜说:“当时我们可以定30%的毛利,但价格高了,量上不去,后面的竞争也将是血淋淋的,还不如索性一次把价格降到位。别人认为台州比亚迪S6不赚钱就对了,当年对F3也有同样的质疑,垂直整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需求上不去,我们面临的危险更大。”
  台州比亚迪不同于整车厂商零部件外购,台州比亚迪S6汽车超过80%的零部件通过旗下工厂自制,一旦销量上不去,就会导致旗下零部件工厂产能大量闲置,这样亏损就更加严重。台州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在自身发展较快的时候,配套能从容应对,利润也留在公司内部,但一旦需求萎缩,双刃剑的另一面就会刺向比亚迪自己。而2009年之前业绩爆增和2010年以来业绩骤降让投资者见识了这柄双刃剑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