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装箱船趋向大型化
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使国际航线营运船型日益大型化。据Clarkson统计,十年前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占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比重3%左右,现已经达到35%左右;2005年前,8000TEU大型超巴拿马型船占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比重仅1.7%,如今这一比例已升至13.4%。目前,在欧美干线市场,8000TEU以上大船层出不穷;在次干航线巴拿马型船舶层出不穷;在近洋航线,1000TEU以上船型被陆续投入中日航线、东南亚航线等航线运营。但是,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这包括港口的水深条件、起重设备的作业尺寸、港口的装卸效率及陆路的集疏运能力等问题。
2、集装箱码头趋向深水化、大型化和高效化
随着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特别对的8000TEU以上的超大型船来说,水深条件越来越成为船公司选择港口的重要因素。船舶的大型化要求有自然条件良好的处于航运干线附近的深水港与配套,全球运输中的枢纽港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扩大,码头深水化、高效化已成为枢纽港的必要条件。为此,集装箱码头将向着全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装卸工艺有特突破性改进,作业设备将进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时期。
3、船舶挂靠港口减少,促进港口建设
航运公司运力优化配置带来的效果就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航线挂靠港口减少,航班服务密度增加,交货期缩短。在重组的以枢纽港为核心的新的港口群中,港口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中小港口、大中小泊位、专业与通用泊位将更强调相互协调发展,港口群体将更注重港口间密切的相互协作和高度的互补性,从而导致采用更为先进的港口技术设施。
4、集装箱运输与信息化的结合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表现为它的快捷,而这种快速送达又必须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运输信息的及时传递,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组织的并行处理,从而加快了运输节奏。我国航运业在大力推广的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目前,上海、天津、大连、宁波、南通、日照等港口都采用了EDI技术。
另外,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集装箱航运的领头羊,正在逐步构建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完成COSCON核心业务梳理、EDI中国区和全球EDI应用、全球集装箱管理应用系统、企业信息化管控(SOA管控)、外围应用系统、基于企业的SOA应用整合平台和信息架构及实现业务与信息化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信息化项目。中远集运正在构思实施“智能箱管系统”,进一步考虑跟IBM合作建设基于SOA的航运物流解决发案的中心,希望基于SOA把堆存费管理提升至一个更具智能化的层面,帮助优化其遍及全球的集装箱管理。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